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060字。

  议论的针对性
  中学生写议论文,在说理分析时的常见表现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空泛议论、空洞说理、无病呻吟,很多时候是在四平八稳地说正确的“废话”。究其根本,缺乏分析说理的内在动力是重要原因。解决这一问题,不妨用一用“设置‘假想敌’”这一招。
  所谓“设置‘假想敌’”,是指作者在议论某一个问题时,假定自己存在一个论辩对手,引出与自己对立的观点,树立论争的“靶子”,并据理与对方辨析的一种论证方法。苏洵在《六国论》中,开篇就运用了这一手法: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作者开篇指出“赂秦而破灭”这一观点,可事实是六国之中只有三国贿赂秦国,为了弥补逻辑漏洞,作者立即引出“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一句,指出“不赂者以赂者丧”,从而让自己的观点无懈可击。此处,作者正是借助假定的(“或许”)“论争对手”(“有人”),通过反驳辨析来增强论证说服力。
  1.分析实质。透过现象,阐述分析“假想敌”的内在本质,并让这些本质特性昭然若揭,从而给予对方沉重一击。试看下面的考场作文片段:
  我们的生活中,不难听到“命里有时终须有”“努力干什么,顺其自然吧”之类的话,__这些被人们奉为人生格言的“金句”背后,无所作为而又追求好结果的心态不言而喻。人们对于成功时刻投入过多的关注,导致偶然运气的因素被无限放大,最终成为运气决定论的拥趸。这样看来,“佛系”心态又何尝不是一种变相的运气主义论?但生活绝不是靠运气来经营的,年轻人对命中注定的肯定,无疑是对主观努力的否定,是对人生掌控权的放弃,是对自己的放任自流。__
  ——选自《用努力打破运气决定论》
  片段中加线句子在引出“假想敌”之后,用“无所作为而又追求好结果”“运气决定论”“变相的运气主义论”点明对方观点的实质,又用“对主观努力的否定”“对人生掌控权的放弃”“对自己的放任自流”三个短语构成排比,对其实质做进一步的阐释,凸显出对方论调的错误。这样的论述分析有理性,不是在乱扣帽子,表现出明显的逻辑力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