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470字。

  2020年新野县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4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
  A.肚量/爆肚 处方/处心积虑 臭味相投/其臭如兰
  B.喑哑/谙熟 矩形/目光如炬 精雕细琢/众啄同音
  C.辗轧/轧钢 伺候/伺机而动 商贾云集/余勇可贾
  D褒贬/砭骨 铸造/踌躇满志 既往不咎/即物起兴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踊跃 杂糅 干燥剂 锱铢必较 鞭辟入里
  B.狭猛 装帧 元宵节 惩前毖后 匪夷所思
  C.绯红 诤友 燕尾服 温文尔雅 鸦鹊无声
  D.骁勇 拾掇 记传体 眼花缭乱 幡然悔悟
  3.古诗文默写。(8分)
  (1)《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北冥有鱼》)
  (2)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3)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导致亡国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紫燕归来,春暖花开。诗人通过描写春燕抒发了自己对春天不同的情感:唐朝诗人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写莺燕的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对钱塘湖早春景色的喜爱赞美之情;宋朝词人晏殊《浣溪沙》写归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韶华易逝的感慨。
  4.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分)
  (1)下表是某中学《红岩》名著阅读活动的一项任务,请根据表格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完成相关问题。
  目录 人物
  第二十四章华子良多年卧薪尝胆为国家,许云峰数月手挖岩壁救同志 请结合本章内容谈谈华子良的优秀品质:_________
  请结合本章内容谈谈许云峰的优秀品质:_________
  (2)《西游记》中的妖怪都想吃唐僧肉以求长生不老,也有例外的妖怪。请结合以下任一章节谈谈他的“例外”。
  ①第十六回  观音院僧谋宝贝  黑风山怪窃袈裟
  ②第三十九回  一粒金丹天上得  三年故主世间生
  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4分)
  文化是传承历史文脉的力量。___①__?是一首关于她的诗歌,是一座关于她的建筑,是一种关于她的风情……城市的历史太多太多,不可言说,但都可以归结到这座城市的文化上。因为城市的历史就是城市文化的一部分,__②__。风土人情、建筑风格、民俗传统等凸显地域特色的文化,都是伴随着城市发展的历史。正是因为这些文化的存留,城市的历史文脉才得以存在。而今,多地建设忽视文化,导致各地文化遗迹受损,历史文脉断层,逐渐失去了城市特色。殊不知,只有重视城市文化才能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让城市更有独特魅力。
  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8分)
  材料一  九九歌是中国民间谚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九为极数,乃最大、最多,最长久的概念。九个九即八十一更是“最大不过”之数。古代中国人民认为过了冬至日的九九八十一日,春天肯定已经到来。
  远在公元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九九歌就已经被人们广泛使用。老北京的习俗,冬至日起要画“九九消寒图”,这一习俗在明人的著作中已有记载,这图是一幅梅花图,画一枝梅花。上面有81个花瓣(代表九九八十一天)。每过一天就用笔染一个花瓣。待过完这81天,81个花瓣也全染过了,春天到了,所以叫“九九消寒图”。而且在明代北京,还有刻印好的“九九消寒图”,在市面销售,这就更省事了,而且在这图旁还有《九九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