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770字。

  第十六课 高妈
  学习目标
  1.识记重点词语的音、形、义;了解文章写作背景及作者常识;理解作者写高妈的意图。
  2.分析小说三要素;学习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领会烘托的作用;学习通过人物语言来表现性格的手法。
  3.了解老舍的文学成就;感受高妈这一人物形象,领会其位置和作用;感受祥子的形象。
  课前预习
  (一)知人论世,开阔视野
  1.走近作者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市人。早年清贫的生活给他的一生打下了许多特殊的烙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的整个人生道路。
  1924年去英国,在伦敦东方学院任讲师,并开始了文学创作。1926年至1929年间,发表了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等多部小说,大多写城市平民生活,以讽刺幽默的风格震动文坛。
  1930年回国,面对满目疮痍灾难深重的祖国,他的笔变得沉重起来,其间创作了《猫城记》《骆驼祥子》等长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等中篇小说,《微神》《断魂枪》等短篇小说。其中《骆驼祥子》是他的代表作,被译成十几种外国文字,在国内外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1937年抗战爆发后,老舍主持中华全国文化界抗敌协会的工作,为团结广大文艺工作者参加抗日斗争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文艺创作上,老舍主要从事剧本和通俗文艺的创作。剧本有《残雾》《面子问题》,还著有长篇小说《火葬》《四世同堂》及短篇小说集《火车集》《贫血集》和诗集《剑北集》。1946年春,老舍赴美国讲学,并继续进行创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热情地投入新中国的各项工作,从1950年起,先后写了《方珍珠》《龙须沟》《春华秋实》《西望长安》《茶馆》等20多个剧本和小说《正红旗下》,深受广大群众欢迎,荣获“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十年浩劫中,受迫害致死。
  2.开阔视野
  (1)《骆驼祥子》内容评介
  一无所有的农民祥子,18岁时来到北平城。在换了很多职业后,祥子在人力车厂赁了辆车,加上他健壮的体魄、得体的打扮、熟练的技术,成了一个人力车夫。他立志要拉上自己的车。经过整整三年的省吃俭用,22岁那年终于买上了自己的车。淳朴的祥子高兴地放胆去跑,还梦想着将来开个车厂。这时,战争来了,祥子在到处抓车的情况下仍在出车。他争强好胜地把车拉出了西直门,还没到边道上就被兵提了去。他为丢车而痛恨、落泪,但又理智地思考了逃命的方法。
  他趁着黑夜,拉着捡来的骆驼,装扮成拉骆驼的,逃到一个村子里。把骆驼卖给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