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709字。
2020-2021学年度八年级上期中学业语文试卷
一、 积累与运用(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8分)
一只沙漏里细纱流完是一段时间。一□馨香袅袅烧完是一段时间。一□清茶从热到凉是一段时间。钟表的指针滴答抵达行走一圈是一段时间。有时候,我们用眼睛看得见的“坏”去量时间。一栋每天路过的熟悉的房子,从围墙的斑驳bō ( )落到门柱的腐蚀倾倒,然后看着它的屋顶一寸寸扩大垮陷,有一天野树爬藤从屋中昂然窜出,宣告完成——需要多少时间?有时候,我们用非常细微的“动”去量时间。星星的行走,潮水的涨落,日影的长短,不都是时间的量器?在香港的海滨,我看每天金星出现在海平线上的点,冬天和夏天不同。在台北的阳明山上,我看夕阳下沉时碰到观音山脊的那一chà( )那,春天和秋天也不同。
1.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填写正确的汉字。(2分)
(1)bō ( )落 (2)chà( )那
2.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1)袅( )袅 (2)窜( )出
3.根据下面的解释,填入文中□处 最适宜的两个词分别是 ; 。(2分)
﹛柱:柱子,柱状之物。 炷:燃香;量词,用于点着的香。
﹛杯:盛液体的器皿;杯状奖品。 盏:浅而小的杯子;酒、茶或灯的计量单位。
4.引号一般有如下用法:○1表示引用;○2表示特殊含义;○3表示讽刺和嘲笑;○4表示突出强调。请为文中两处引号的用法选填正确序号。(2分)
(1)我们用眼睛看得见的“坏”去量时间。 ( )
(2)我们用非常细微的“动”去量时间。 ( )
5.古诗文默写(7分)
(1)岂不罹凝寒?□□□□□。(刘祯《赠从弟》)
(2)□□□□□□□,□□□□□□□。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3)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两句用流动的视角写景物的变化,构画出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
(4)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一诗中,通过“□□□□□□□,□□□□□□□”写俯仰所见之景象,莺歌燕舞尽显春天的勃勃生机。
二、阅读(45分)
(一)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6—8题。(7分)
三 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1)略无阙处( ) (2)属引凄异( )
7.找出第三段中描写颜色的两个词,并简要说明它们各表现出水的什么特点。(4分)
8. 作者没有按照自然更迭的顺序来描绘四季景物,试从“水”的状态着眼,说一说选文是如何安排时序的?(2分)
(二)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完成9—11题。(8分)
时之反侧,间不容息。先之则太逸,后之则不逮。夫日回而月周,时不与人游,故圣人不贵尺之壁,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禹之趋时也,履遗而弗取,冠挂而弗顾,非争其先也,而争其得时也。是故圣人守清道而抱雌节○1,因循应变,常后而不先,柔弱以静,舒安以定,攻大?坚,莫能与之争。
——《淮南子??原道训》
【注释】○1雌节:外示柔弱而待时应变之道。
9.“则”作为连词,常见“然??????????????则”并用的情况,根据以下例句试着总结其用法。(2分)
例:○1先之则太逸,后之则不逮。 ○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3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论语》) ○4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荀子》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故圣人不贵尺之壁,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