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590字。

  10. 《岳阳楼记》
  杨 波
  一、教学目的
  1.总结、掌握重点字词的意思,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2.熟读成诵,理解全文的思路,由事写景、由景抒情、由情言志,并领会本文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以及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归结亭台楼阁记的写法特点。
  3.理解骈散结合的句式特点。
  4.分析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进步的政治报负,并探究这种人本思想的渊源。
  教学重点
  1.掌握全文的思路,由事写景、由景抒情、由情言志,并领会本文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以及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归结亭台楼阁记的写法特点。
  2.理解骈散结合的句式特点。
  3.分析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进步的政治主张,并探究这种人本思想的渊源。
  教学难点
  分析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进步的政治主张,并探究这种人本思想的渊源。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诵诗导入
  1.展示诗歌杜甫的《登岳阳楼》,师生齐读。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2.师生诵读诗歌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3.导入语
  事实上,除了李白、杜甫在岳阳楼留下的我们读到的两首名诗外,古往今来,迁客骚人为洞庭湖壮丽的景观书写了浩如烟海的千古绝唱,岳阳楼上更是题满了文人的诗词歌赋。但是面对前人熠熠生辉的文字,宋代的范仲淹却另辟蹊径,用神来之笔使岳阳楼再放异彩,使他的名篇《岳阳楼记》从此名于世,传于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听读课文,感知内容
  1.领读课文,注意正音和节奏。
  2.自由朗读课文,小组之间讨论,翻译课文,整理典型的实词、虚词的意义,交流。
  3.讨论:骈散结合的句式的特点。
  读起来铿锵悦耳,朗朗上口,句式整齐而又富于变化,有整饬美,又有错综美。
  4.理解文章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师在学生朗读结束以后提问:作者洋洋洒洒写了这么一篇文章,究竟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用课文原文回答。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