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课时,约2110字。是一个重点突出,思路明晰的好教案。
琵 琶 行
琵 琶 行
白居易
教学目标:
1、体会诗人把琵琶女的遭遇与自己被贬谪的境况联系起来的用意。
2、理解作者运用生动、新颖、恰当比喻描绘音乐形象的艺术手法。
3、掌握文中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
4、感知诗中音乐描写的美好意境,体会叙事诗的抒情艺术。
教学设想:
1、重点与难点:
感受诗人抒发谪居生活的感慨,品味诗中精彩的音乐描写是教学重点。
通过描写音乐艺术沟通人物情感,塑造人物形象是理解诗意的难点。
2、学法指导:
强化预习,正音顺句,对照注释,初释全诗,诵读入境,感知诗意,体味情感。
3、教具:小黑板
4、课时安排:2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简介作者,导入新课。(出示小黑板)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少年时曾避难
越中,较多地接触到现实和民间疾苦。16岁时写了《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德宗贞元16年中进士,宪宗2年入翰林院。多次上书请除弊政,并写了大量的讽谕诗。《秦中吟》10首,《新乐府》50首,都是这一时期的作品。元和九年任太子左赞善大夫,受到排挤和诽谤,于元和十年被贬为江州司马。第二年写《琵琶行》,当时诗人45岁。
白居易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代表,是中国古代继杜甫之后又一位重要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在理论上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他的讽谕诗,抨击弊政,反映人民疾苦,《长恨歌》、《琵琶行》显示出唐代叙事诗的新发展,有《白氏长庆集》。
二、教师范读全诗,引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诗及序中重要实词注释:
左迁:贬官,降职            倡女:歌女
贾(gu)人:商人             漂沦:漂泊沦落
恬(tian)然:安然的样子        因为:因,于是;为,写
歌:朗诵(动)              命:命名,题名
管弦:指音乐               思(si):愁思
间关:形容鸟声宛转            伏:自叹不如
颜色:容貌                语:曲调
三、鉴赏对比,点拨要点。
1、《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叙了什么事?
明确:全诗叙述了诗人谪居江州,月夜送客江边巧遇琵琶女之事。
2、诗中通过叙事塑造了哪几个人物形象?有何共同点?
明确:琵琶女和诗人自己
共同点:“同是天涯沦落人”
3、“沦落”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引导学生用原诗文回答,齐读相关诗句,感受“沦落”之情)。
①读序与第三诗节相关部分,了解琵琶女的身世,遭遇与心境。
年少时:艳盖群芳,艺压京城,人妒人捧,年年欢笑。
年老时:年老色衰,门前冷落,委身商人,独守空船。
②细读序,第一、四诗节相关部分,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