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700字。

  南平市2019- 2020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质量监测
  语 文 试 题
  一、积累与运用( 20 分)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 分)
  (1)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2)欲渡黄河冰塞川,                     。 (李白《行路难》)
  (3)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                     ?英雄末路当磨折。(秋瑾《满江红》)
  (5)大雪三日,                    。(张岱《湖心亭看雪》)
  (6)                     ,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孟子《鱼我所欲也》)
  (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体现天地万物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诗句是:                   ,                 。
  (8)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规劝老友不要因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而或喜或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看到小明认真学习的样子,使妈妈感到很欣慰。
  B.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从根本上处置了我国粮食自给的难题。
  C.语文学习不仅要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还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D.李老师是我们的语文老师,看上去大概 40 岁上下。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7分)
  五四运动是现代中国的青春记忆。这场记忆,似春风①拂(A.fú B.fó)过红墙绿柳,也拂过当代青年的思绪。回首百年,中国高擎五四精神的旗帜,一路【甲】     (A.披荆斩棘 B.披星戴月),以奋勇之姿创造了举世②zhǔ(A.嘱 B.瞩)目的伟大奇迹,用青春的力量【乙】     (A.锻造 B. 铸就)了青春的中国。青年一代是国家使命的担当者,面向民族复兴的广阔征途,            ,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勇于担当,不负韶华,不辱使命。
  (1) 为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拼音为②处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2 分)
  ①处__________ ②处__________
  (2)从文中甲乙两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2 分)
  【甲】         【乙】       
  (3)在文中横线上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当代青年更需要敢于有梦、勤于圆梦、勇于追梦
  B.当代青年更需要勇于追梦、敢于有梦、勤于圆梦
  C.当代青年更需要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敢于有梦
  D.当代青年更需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
  二 、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 4 ~5题。(6分)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4.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全词以风趣幽默的笔调,抒写词人和朋友出游时突遇风雨的所感所思。
  B.“何妨吟啸且徐行”中“徐”字刻画出词人在风雨中高声吟咏、悠然行走的形象。
  C.“山头斜照却相迎”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词人经历风雨之后的喜悦。
  D.整首词于简朴中见深意,内蕴丰富,景、理、情水乳交融,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5.词中“风雨”隐喻什么?全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生活态度?请概括。(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题。(16分)
  古者谏①无官,自公卿大夫,至于工商②,无不得谏者。汉兴以来,始置官。
  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众,得失利病,萃③ 于一官使言之,其为任亦重矣。居是官者常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彼汲汲④于名者,犹汲汲于利也,其间相去何远哉!(选自《谏院题名记》宋??司马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