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20200字。

  2020-2021学年高一年级开封五县联考
  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必修①+初中默写。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考古研究中发现,在古代,造成人类非正常死亡的原因有很多,很复杂,主要可分为自然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自然因素一般是指那些剧烈、不可抗拒的自然运动造成的伤害,这在考古发现中屡见不鲜。最著名的当属罗马庞贝古城遗址和中国青海民和县喇家遗址。社会文化因素造成的人类非正常死亡也有多种类型,最常见的是社会暴力冲突所造成的死亡和社会文化习俗造成的死亡。这些非正常死亡一般会在人类遗骸上留下可观测的痕迹,如骨折、创伤、骨骼非正常失踪。
  此外,还有一种非正常死亡现象,与自然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可能都有关系,在考古中也很常见,却难以通过遗骸研究得以确认,这就是瘟疫。
  瘟疫考古线索难以发现。瘟疫类型多种多样,引发的原因也各有不同。有的是天气原因造成的,有的因环境破坏加剧了瘟疫的流行,有的是不合格的医疗卫生造成的,有的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造成的,具有社会性和自然因素双重属性。也有一些瘟疫的流行与密切接触动物有关,可分为被动性接触和主动性接触。瘟疫在中国史料中早有记载,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瘟疫及其治疗的记载。《周礼•天官•冢宰》记载:“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疠疾。”《吕氏春秋•季春纪》记载:“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这说明当时对瘟疫的认识已达到了一定水平,认为瘟疫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原因之一是时令之气的不正常,是由“非时之气”造成的。
  瘟疫除了造成人口的非正常大量死亡,还可能造成社会和文化的大动荡和大变迁。历史上人群的大迁徙和文化的交替背后,都可能有瘟疫的影子。许多朝代的更迭和战争的爆发背后都有瘟疫的影响。尽管瘟疫爆发的记载不断出现,造成的后果严重至极,但在考古发现中却鲜有发现和报道。究其原因,除了考古发掘本身具有的偶然性之外,缺乏对考古发现的准确解读也是重要原因。少量的可能与文献记载的瘟疫有关的考古发现,也很少进行多学科对照研究,较少关注古代人类遗骸上体现的古代疾病甚至瘟疫现象。因此,目前不多的有关瘟疫的考古学研究,一般是建立在考古背景、随葬品、葬式葬俗、埋藏学等间接线索上,通过证据链的方式判断遗址形成的可能,甚至这种可能具有唯一性的解释。考古遗址中出现的大量非正常死亡和埋藏现象,可能是一种对生前病患者的隔离方式,也可能是为避免瘟疫的进一步传播而对病逝者采取的措施。我们据此可推测,史前居民在受到瘟疫威胁时,不排除对病患人群或区域进行了隔离。通过隔离、焚烧、迁徙等措施,可能有效控制了瘟疫,也为我们留下了可能与瘟疫相关的考古遗存。
  21世纪以来,科技考古技术不断提高,尤其是分子生物学技术引入考古研究后,极大提高了我们认识古代人群和社会的能力。2015年,《细胞》杂志报道了生物考古学者的研究,他们在欧亚天陆5000年前的数个遗址的人骨材料中发现了鼠疫的直接证据。这是最直接、最确凿的对古代人类遗骸进行的有关瘟疫研究相信这种技术会更多地应用于中国考古学,推进中国古代瘟疫的考古学研究。
  (摘编自王明辉《人类战“疫”的考古学思考》)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古代,自然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等众多复杂因素会造成人类非正常死亡。
  B. 骨折、创伤、骨骼非正常失踪等是自然因素造成的人类非正常死亡的证据。
  C. 引发瘟疫的原因复杂多样,瘟疫流行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可能都有关系。
  D. 造成人口非正常大量死亡的瘟疫,可能曾造成社会和文化大动荡、大变迁。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青海民和县喇家遗址为例证明剧烈的自然运动造成的伤害在考古发现中屡见不鲜。
  B. 文章先从考古发现的角度分析古代人类非正常死亡的原因,以此引入瘟疫考古确认之难。
  C. 文章引用《吕氏春秋》等史料记载,论证当时人们对瘟疫的认识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D. 文章据考古遗存推测:史前居民受瘟疫威胁时曾用隔离、焚烧、迁徙等措施控制瘟疫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具有社会性和自然因素双重属性 瘟疫有可能是由《周礼》中记载的“非时之气”造成的。
  B. 文字记载中瘟疫频发,后果严重,但考古发掘的偶然性使其在考古发现中很少被发现报道。
  C.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引入有助于解决在古代瘟疫考古学研究中各方面材料数量不足的问题。
  D. 目前对瘟疫的考古研究都建立在间接线索上,所以想办法获取有效直接证据是当务之急。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那些口口声声“一代不如一代”的人,应该看看你们,就像我一样。我看着你们满怀羡慕,人类积攒了几千年的财富,所有的知识、见识、智慧和艺术,像是专门为你们准备的礼物。科技繁荣,文化繁茂,城市繁华,现代文明的成果,被层层打开可以尽情享用。自由学习一门语言、一门手艺,欣赏一部电影,去遥远的地方旅行。从小你们就在自由探索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