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050字。

  《大学之道》精品导学案(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
  【学习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落实文言基础知识,疏通文意。
  2、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三纲”“八目”的具体所指及其内部关联。
  3、文化传承与理解:把握本文在治学目标和人生目标上的启示意义。
  【课前预习】
  作品简介:《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 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礼记》章法谨严,映带生姿,文辞婉转,前后呼应,语言整饬而多变,是“三礼”之一、“五经”之一,“十三经”之一。自东汉郑玄作“注”后,《礼记》地位日升,至唐代时尊为“经”,宋代以后,位居“三礼”之首。《礼记》中记载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性教养,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影响。
  《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是孔子讲授“初学入德之门”的要籍,经孔子的弟子曾参整理成文。《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之书,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笔之子书,以授孟子”的。这两部书与《论语》《孟子》 一起表达了儒学的基本思想体系,是研治儒学最重要的文献。正是根据这样的观点,朱熹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这四部书编在一起。朱熹分别为这四部书作了注释《四书章句集注》,其中,《大学》《中庸》的注释称为“章句”,《论语》《孟子》的注释因为引用他人的说法较多,所以称为“集注”。
  一、导入
  河南大学的校训: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东南大学的校训:止于至善。厦门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大家知道名校校训都出自哪里吗?
  二、阅读
  有感情地齐读课文,请思考:“三纲”“八目”具体指的是什么?
  三、反馈
  “三纲”: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
  “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四、讨论
  1、小组合作,疏通文意,注意:明、止、治、齐、致、格物、壹是、而。
  2、小组合作,思考“三纲”“八目”的内部关联,并谈谈本文对你的启示。
  五、展示
  分组、分段疏通文意;思考“三纲”“八目”的内部关联,并谈谈启示。
  六、点评
  (1)致:①招致、引来②送出③表达④献出⑤得到⑥情趣⑦集中
  (2)伦理道德教育的精神贯串在《大学》教育纲领的始终。在《大学》的体系里,道德对人的生活及价值具有本源的意义。伦理道德既是政治的核心,又是教育的根本。从教育过程来说,伦理道德教育既是教育的起点,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