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820字。
吉林省实验繁荣学校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
七年级质量监测(一)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8分)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 ) 的光,hōng( )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根据汉字写拼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1)黄晕( ) (2)hōng( )托
2.此语段出自 (填作者)的散文《春》,在作者笔下,春天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除春雨图、春风图外,还有 图等,这些春日图景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蓬勃生机。(2分)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牛毛、草屋、树叶、伞、雨、小路、农民都是名词。
B.“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正面描写春雨洗刷万物的特点。
C.“在雨里静默着”,运用拟人修辞,将草屋人格化,渲染春雨带来的静谧氛围。
D.“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此句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
4.下面是小昊同学做的朗读笔记,请根据他的思路用“√”“×”作出判断。(2分)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
丝,密密地斜v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1)“牛毛”“花针”“细丝”,牛毛多而细密,花针亮而闪烁,细丝柔而绵长,表现了春雨细密、闪烁、绵长的特点,朗读时应标示重音。( )
(2)“斜”与上文写春风呼应,“织”与上文写春雨呼应,朗读时“斜”与“织”之间应停顿,“屋顶上”与“全笼着”之间应连接。 ( )
5.古诗文默写(7分)
(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2)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 ,□□□□□。
(3)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月传情,表达自己深切牵挂、关切友人的诗句是:
□□□□□□□ ,□□□□□□□。
(4)“乡土情结”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特有的文化现象。请写出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体现游子思念故土、思念家乡的诗句:□□□□ ,□□□□□□。
二、阅读(42分)
(一)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6-9题。(8分)
咏 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6.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俄而雪骤 ( )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 )
③相委而去 ( ) ④元方入门不顾 ( )
7.《咏雪》中的两个画线句子,请任选其一,从喻体角度做赏析。(2分)
8.《陈太丘与友期行》一文,哪些地方能够体现陈元方的“方正”?(2分)
9.请从“古代良好家庭教养”角度,分别谈谈两文带给你的感受。(2分)
(二)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10—13题。(7分)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②?”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③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④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⑤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注释】①候,拜访,问候。②履行,实践,做。③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