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790字。
兰州十九中教育集团 2020~2021 学年第一学期第二阶段测试
九年级 语文
一、基础??运用(共 23 分)
小说单元引发了同学们极大的兴趣,年级组为此开展了以“探文学初心,增文化自信为主题的
语文实践活动。下面是一位同学找来的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陈彦的获奖感言片段。阅读文段
完成 1-2 题。
自 17 岁发表第一篇作品以来,我在文学和戏剧文学的道路上,已经(bá)涉了 40 年。我出生
的山乡小县镇安,在上世纪 80 年代出现了一股文学热湖,青年人几乎个个都在做着热辣辣的文学
梦。我就是那时被裹挟(
)进去,40 年,再没有停止过丈量、勘测人性与生命温度的脚步。我
要感谢我的戏剧,感谢让我阅历了几十年的中国戏曲。这让我最终在写作《主角》时,有了一种流
淌与喷涌的感觉,几乎不需要做任何功课便能信手拈来(
)。我个人的写作体验反复告诫自己,
必须写最熟悉的生活,写那些呼之欲出、欲罢不能的生命记忆,这个最靠得住。 《主角》不是戏
剧小舞台的行当主角,而是饱蘸着社会大舞台演进的各色人等。我要感谢陕西那块厚土,养育了厚
重大气的秦文化,也养育了前赴后继、延绵不(jué)的作家群。
1. (3 分)上面文段中加点字的注音、根据拼音所写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裹挟(xié) 信手拈(nián)来 跋涉 延绵不绝
B.裹挟(jiá) 信手拈(nián)来 拔涉 延绵不决
C. 裹挟(xié) 信手拈(niān)来 跋涉 延绵不绝
D.裹挟(jiá) 信手拈(niān)来 拔涉 延绵不决
2.(3 分)根据陈彦的获奖感言,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他创作的源泉。要求用上关联词“不仅……而
且……”。
这次活动专刊以近年来我国文学创作所取得的成就作为结语,阅读文段完成 3-4 题。
近几年来,中国文学之花在海外次第盛开。短短几年光景,从 2012 年莫言捧回诺贝尔文学奖,
到 2015 年刘慈欣凭《三体》获世界科幻文坛最高荣誉雨果奖,再到 2016 年曹文轩摘得儿童文学的
【甲】“诺贝尔奖”﹣﹣国际安徒生奖的桂冠,郝景芳以《北京折叠》获得第 74 届雨果最佳中短
篇小说奖……一个又一个中国人,在国际文坛实现【乙】“零的突破”,成为多个全球权威文学奖
项的中国第一人”。正如前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在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上所说:“‘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中囯文艺由此迎来了云蒸霞蔚、气象万千的新境界。”
3.(3 分)年级组将从下面两幅书法作品中选出一幅配发在专刊上。下面是四位同学的推荐语,对
书法作品及寓意理解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选用甲,该作品的字体属于草书,流畅洒脱,大小错落。诗句生动地表现了中国文艺正在蓬勃发
展的盛景。
B.选用乙,该作品的字体属于隶书,端正典雅,整齐匀称。诗句生动地表现了中国文艺如汹涌大潮
般的形势。
C.选用甲,该作品的字体属于草书,行云流水,整齐匀称。诗句生动地表现了中国文艺如汹涌大潮
般的形势。
D.选用乙,该作品的字体属于隶书,笔画端正,大小错落。诗句生动地表现了中国文艺正在蓬勃发第 2 页 共 5 页
展的盛景。
4.(2 分)引号有多种用法:①标示语段中具有特殊含义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成分;②标示语段中需
要着重论述或强调的内容;③标示语段中直接引述的内容。对语段中两处引号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
项是( )
A.【甲】②【乙】③
B.【甲】①【乙】③
C.【甲】③【乙】②
D.【甲】③【乙】①
5.(2 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小茗不小心打碎了同学的水杯,老师询问是谁做的,他没有站出来承认,但却如坐针毡。
B.班主任张老师对学生要求严格,但不吹毛求疵,深得同学们喜爱。
C.我感冒了,吃着妈妈精心制作的红烧肉,感觉味同嚼蜡,难以下咽。
D.张老师学富五车,讲课中,许多典故信手拈来,让我们的课堂充满趣味。
6.(2 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近几年,校园内涌现出诗词诵读热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在同学们心中开花、生根、结果。
B.在港珠澳大桥的设计和建造上,充分体现了我国的综合国力、自主创新能力。
C.不但他喜欢读经典名著,而且喜欢读当代的散文。
D.能否将学习热情坚持到底,是中考能不能取得理想成绩的前提。
7.古诗文默写
(共 8 分,每空 1 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2)因思杜陵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4)李白《行路难(其一)》一诗中,运用典故表达自己对重回朝廷仍然抱有希望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6)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运用比喻与对偶的修辞手法描绘了微波与无风时水面月光月影的句子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阅读,共 16 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列 9-10 题。
【甲】行路难(其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