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1道题,约12590个字。

  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中测试卷A卷九年级语文
  第一部分(22分)
  1.小太同学读《苏州日报》时,遇到了一些问题,请你帮他解决。(4分)
  苏州配上月亮,才更像苏州,就像美女配项链,英雄配弓箭。苏州与月,天生就是绝配。
  小学两三年级的时候,从被窝里爬出来,天静静的黑。从学校集中出发,来到虎丘山门,守门人睡眼惺忪地打开大门,万(lài)俱寂的夜就此被打破。老师布置完活动规则,一群小黑点就消失在黑魆魆的树丛里。虎丘塔倾斜身子,月亮徘徊于它的头顶,笑盈盈地将银光窸窸窣窣地洒在人身上,阴阴凉凉水水润润的。石湖能串月,但月亮似乎故意在躲藏,我们绕着行春、越城桥一带兜兜转转,也未能串成一颗月亮,粼粼的波浪狡黠地将月影幻化成一湖碎银。这是幼时的印象。
  苏州发展日新月异,早已不再是灵巧雅致的小家碧玉了,但悬一轮月亮依旧让城市平添风采。作为新时代新门户的东方之门每晚总是第一个恭候着月亮。月亮冉冉,如晶(yíng)剔透的明珠,照亮苏州的夜空。东方之门像遮掩在星云下的巨人,迈开大步,奔向灿烂的明天。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①万(lài)______俱寂②晶(yíng)______剔透
  ③徘徊______(A.huí  B.huái)④狡黠______(A.xiá  B.xié)
  (2)文中画线的三个句子,哪一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两句不同?(_______)(2分)
  A.月亮徘徊于它的头顶,笑盈盈地将银光窸窸窣窣地洒在人身上,阴阴凉凉水水润润的。
  B.苏州发展日新月异,早已不再是灵巧雅致的小家碧玉了。
  C.东方之门像遮掩在星云下的巨人,迈开大步,奔向灿烂的明天。
  【答案】(1)①籁②莹③B  ④A
  (2)A
  【解析】(1)lài——籁,意为:泛指声音。yíng——莹,晶莹剔透:形容器物精致、光亮通明,结构细巧。徊——huái,徘徊:表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或比喻犹豫不决,也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黠——xiá,狡黠:狡猾,诡诈。
  (2)A.“徘徊”“笑盈盈”把月亮人格化,是拟人的修辞;B.把苏州比作小家碧玉,是比喻的修辞;C.把东方之门比作是巨人,是比喻的修辞;故选A。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8分)
  ①是鸟也,______________。(《北冥有鱼》)
  ②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③__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杜甫《_________》)
  ④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⑤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渔家傲》)
  ⑥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答案】①海运则将徙于南冥②玉盘珍羞直万钱③烽火连三月春望④谁家新燕啄春泥⑤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⑥朔气传金柝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识记能力。解答时,注意“徙”“南冥”“烽火”“衾”等易错字。
  3.名著阅读。(6分)
  (1)阅读《水浒传》选段,回答问题。
  只见山坡下转出一个大汉来,林冲见了,说道:“天赐其便。”只见那人挺着朴刀,大叫如雷,喝道:“泼贼,杀不尽的强徒,将俺行李那里去!洒家正要捉你这厮们,倒来拔虎须。”飞也似踊跃而来。林冲见他来得势猛,也使步迎他。
  ①文中的大汉是谁?
  ②林冲为什么说“天赐其便”?
  (2)有人认为:《水浒传》中的好汉,武松“只认恩怨,不问是非”,李逵“只认兄弟,不认是非”,这既是江湖人士的特点,也是江湖人士的道德缺陷。请选择其中一位好汉为例加以说明。
  【答案】(1)①杨志
  ②林冲上梁山,王伦刁难他,要他纳“投名状”,杀死一人才可收留;林冲等了三天没有等到一个可杀之人,交不出“投名状”;正在失望时,山坡下转出一个大汉来。
  (2)示例一:由于施恩对武松有恩,武松便“醉打蒋门神”,帮助施恩夺回“快活林”,武松替施恩夺回“快活林”、醉打蒋门神,实际是帮一个恶霸去打另一个恶霸。
  示例二:武松在十字坡发现了张青孙二年杀人做人肉饱子内幕,但由于张青得知他姓名后对他纳头便拜、礼遇有加,他马上就和张清夫妇结为兄弟,一点也没有谴责和制止张青谋财害命、滥杀无辜的凶残行为。
  示例三:李逵为了宋江,在劫法场时,不管官军还是无辜的百姓,碰上就杀,他心里只有所谓的好“兄弟”,而无是非善恶之分。
  【解析】
  (1)本题考查名著内容。①该片段描述的是林冲和杨志相互打斗的情景,文中的大汉就是“杨志”。②林冲屡次被陷害,被逼上了梁山,而在梁山上,因为他的才华找到了寨主王伦的嫉妒,所以林冲时常受到王伦的刁难。遇到杨志之前,林冲又受到了王伦的刁难,他只好下山去拿投名状,这时他遇到了途经这里的杨志,所以说“天赐其便”。
  (2)本题考查名著人物评价。武松“只认恩怨,不问是非”这种注重个人恩怨的观念有些狭隘,特别是武松因为个人恩怨大开杀戒,过分血腥暴力。武松为了报仇杀嫂,杀西门庆,暴打蒋门神,屠杀张都监,杀道人,打孔亮等,这是他的道德缺陷。李逵“只认兄弟,不认是非”,这样把兄弟摆在是非之前,有时候过分看中义气,有些愚忠的成分。例如,宋江饮了御酒知道已经中毒,因怕李逵为了报仇再度啸聚山林,使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也饮下毒酒,事后宋江告知李逵真相,李逵表示:“生时服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显然带有愚忠的成分,不可取。
  4.观察下面这幅题为《在岗言岗》的漫画,简述漫画的内容和寓意。(2分)

  内容:
  寓意:
  【答案】(1)示例:妻子准备外出买菜,走到小区门口,例行检查时,被在小区门岗值守的丈夫给拦下。妻子说:“老伴,我没带出入证。”丈夫左手一摊,严肃地说:“回家取去。”
  (2)示例一:做事情要忠于职守,在规章制度面前,哪怕是家人也要一视同仁。示例二:在任何岗位都要讲原则,做到人人平等、一视同仁。(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图文转换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先要认真细致地观察画面,抓住图中的人、事、物、字等所有信息,整体感知画面内容。描述画面内容时,要展开想象,使用合理的说明顺序,用简洁的语言客观地描述。
  第二部分(48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5-7题。
  山中留客
  唐•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①,莫为轻阴②便拟归③。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④深处亦沾衣。
  [注]①春晖:春光。②轻阴:阴云。③便拟归:就打算回去。④云:指雾气、烟霭。
  5.下列对该诗相关内容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诗首句从整体入手,着力表现春山的整个面貌。
  B.第三句诗人揣度客人心理,转到对万里无云的无雨时节的描写。
  C.“入云深处”用比喻的方法写出了令人神往的意境,引起客人游山之兴。
  D.这首诗虽然短小,却写得有景、有情、有理,而且三者水乳交融,浑然一体。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