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22910字。

  河南省2019~2020学年高三6月质量检测巩固卷
  语    文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关于社会哲学,我国学界曾存在一种误识,即认为历史唯物论就是社会哲学,因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不少人对于是否有可能和有必要在历史唯物论之外建构独立的社会哲学存有怀疑。其实,在历史唯物论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那里,社会哲学是可以与历史唯物论区别开来的。
  我们从马克思卷帙浩繁的著作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的社会历史理论存在历史哲学和社会哲学两个不同的维度。历史哲学注重从历史发展过程中揭示人类历史的本质和一般规律;社会哲学则直接关注现实社会生活,它从具体社会形态的社会结构切入,研究人们的现实社会生活过程。这一区别构成了社会哲学存在的基础。
  社会哲学作为一种哲学形式,体现了人们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总体把握。社会生活的总体有着多种可能的存在样态,因为体现社会整体性的社会结构是多重的,即有多种构成类型。这就是说,社会哲学所面对的是一个庞大的社会体系。因此,研究社会哲学必须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否则研究工作便无法展开。理论研究的切入点,归根到底是由研究者身处其中的社会实践所决定的。当代中国正处于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所推动的社会转型时期,一方面迫切需要从哲学层面提供一种总体性观念,以实现对这一社会转型的观念引导;另一方面,社会转型是一种社会整体性或结构性变迁,社会运动的整体性特征能更为鲜明地呈现出来,这就为具有总体性的哲学研究提供了客观基础。因此,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无疑是社会哲学研究最好的切入点。
  考诸思想史,近代西方社会哲学的兴起就是与西方国家由市场经济发展所推动的社会转型相伴随的。近几百年里,支配西方社会变革和社会生活的许多深入人心的观念,可以说都是由社会哲学提供的。中国正在进行的社会转型,是世界范围现代化进程的一部分。西方社会哲学的积极成果,对我们有可资借鉴的价值。但是,中国的社会转型处在现代化的后发阶段。同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即先发国家相比,它有着不同的制度前提和历史起点,并且面临完全不同的世界格局。因此,建立中国自己的社会哲学,便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要任务。
  依据这样的理解,在过去20年间,我们选择了我国社会转型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哲学研究,推出了一套“社会哲学研究丛书’’(共10种),其主要内容包括社会结构由领域合一到领域分离的变化趋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基础、社会转型的文化约束、社会转型与信仰重建、效率与公平、社会转型的代价、转型社会的控制、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社会转型与人的现代重塑等。这些问题是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在起步时期遇到的一些基本问题。这些研究可以给人们提供一个观察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观念框架。这个观念框架的确立尽管是初步的,却是十分必要的。
  (摘编自陈晏清《建立中国自己的社会哲学》)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建构独立的社会哲学并非可有可无,历史唯物论主张建构与之有区别的独立的社会哲学。
  B. 因为社会哲学提供了许多支配西方社会变革和社会生活的观念,所以它们能够深入人心。
  C. 中国当前国情决定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要任务是建立中国自己的社会哲学。
  D. 人们可以从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遇到的一些问题的研究中观察社会转型的观念框架。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论述了建立独立 社会哲学的必要性,社会哲学和历史唯物论可以区别开来是其立论基础。
  B. 文章第二段紧承上段,结合马克思的重要哲学专著具体阐释了历史哲学和社会哲学的区别。
  C. 第三段先阐释合适的切人点对研究社会哲学的重要性,再指出中国社会哲学研究的最佳切入点。
  D. 结尾两段运用对比论证,指出建立中国社会哲学 任务和社会哲学研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将历史唯物论与社会哲学等同起来,导致了一些人对建构独立的社会哲学的必要性产生怀疑。
  B. 社会哲学若不能从具体社会形态的社会结构切入来研究人们的现实社会生活,它就不能存在。
  C. 社会哲学面对的是一个庞大的社会体系,因此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是研究它的先决条件。
  D. 中国社会转型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一部分,支配西方社会近几百年的观念也深入中国人的心。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A项,于文无据。原文只是说“在历史唯物论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那里,社会哲学是可以与历史唯物论区别开来的”。
  B项,强加因果,扩大时间范围。原文是“近几百年里,支配西方社会变革和社会生活的许多深入人心的观念,可以说都是由社会哲学提供的”。
  D项,扩大范围。原文是“这些问题是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在起步时期遇到的一些基本问题。这些研究可以给人们提供一个观察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观念框架”。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黄仁宇的历史观深受法国年鉴学派的影响,善于将对历史的宏观把握与细节体察紧密结合。鉴于中国历史的特殊情况,黄仁宇主张治中国史首先应对之有一个宏观的把握与梳理,应站在全局的高度,对之进行高屋建瓴式的分析。在这一方面,其著作《中国大历史》堪称典范,虽然内容浩繁,既谈到北魏、北齐、北周至隋唐的均田令,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