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100字。

  《春江花月夜》优质课教案(高二选修)
  知识目标:了解作者生平、创作背景,理解诗歌内容。
  能力目标:学习本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素质目标:从本诗形象、意象、意境、哲学思考、结构、语言、节奏等方面着眼,分析本诗艺术特色,培养古典诗词鉴赏能力。
  教师要讲清楚基点:作者生平、创作背景,诗歌内容;
  突出重点: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解决难点:分析本诗艺术特色,培养古典诗词鉴赏能力。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难点分析本诗艺术特色,培养古典诗词鉴赏能力。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一、导入新课
  唐初,诗坛仍受梁陈余风的影响,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被喻为“孤篇横绝全唐”。此诗将真切的生命体验融入美的兴象,诗情与画意完美结合,反映出来的就是浓烈的情思氛围,空明纯美的诗情画意,这表明唐诗意境的创造已进入炉火纯青的阶段,并为盛唐诗国高潮的到来,作了艺术上的充分准备。本诗景物素朴、意象明净、时间久远、空间辽阔、情感淡雅、意境空灵、主题鲜明、语言精致、节奏舒缓、形式独特、风格素雅。
  二、作者介绍
  张若虚(约660—约720),唐代诗人。扬州(今属江苏)人。曾任兖州兵曹。生卒年、字号均不详。事迹略见于《旧唐书•贺知章传》。中宗神龙(705~707)中,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玄宗开元时尚在世。张若虚的诗仅存二首于《全唐诗》中。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抒写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
  三、课文分析
  (一)重点注释
  滟(yàn)滟:波光荡漾的样子。
  芳甸(diàn):芳草丰茂的原野。甸,郊外之地。
  霰(xiàn):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形容月光下春花晶莹洁白。
  流霜:飞霜,古人以为霜和雪一样,是从空中落下来的,所以叫流霜。在这里比喻月光皎洁,月色朦胧、流荡,所以不觉得有霜霰飞扬。
  汀(tīng):沙滩。
  纤尘:微细的灰尘。
  月轮:指月亮,因为月圆时像车轮,所以称为月轮。
  穷已:穷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