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580字。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学习本文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
  思维发展与提升  学习本文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的的层层递进式的论证结构和首尾呼应、逻辑严密的写作特色。
  审美鉴赏与创造  鉴赏本文的论证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  学习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理解“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观点。
  教学重点  正确分析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逻辑层次。
  教学难点  理解实践和认识、存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
  教学方法  自读讨论、自主探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写作的针对性
  1. 引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文章要关注时代,关注现实,倾听时代的足音,呼吸时代的空气,把握时代的脉搏,让自己的心合着时代的节奏一起跳动,真正用心去感悟时代、体验时代,为时代而唱。那么,《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针对一种什么样的现实而写的?
  2. 1962年,一场持久的大规模的全国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开展起来。1963年,中共中央在杭州召开总结“四清”运动试点经验的小型会议,讨论农村社会主义教育问题。会议讨论和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即《前十条》),要求全国各地把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十个问题“放在首要位置去研究,并且就有关工作订出计划,全面部署,抓紧时机,在不误生产、密切结合生产的条件下,分期分批地有步骤地推行,争取在两三年内全部办到,并力求办好”。中共中央印发这个文件前,毛泽东同志在前面加写了具有前言性质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的一大段内容,提出应当对我们的同志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教育。这一阐述,坚持和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关键词:写作时间:1963年。
  文章出处:为《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写的前言,后来独立成篇。
  写作目的:给农村工作干部看,旨在提高认识。
  论文性质:哲学论文。 
  二、结构的严谨性
  1.教师范读(或播放多媒体朗读),要求学生画出重要字词,并清理文章的主要思路。
  2.积累词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