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870字。
《怜悯是人的天性》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卢梭及其作品,了解本文写作的 相关 背景。
2 . 理解文章中的关键概念,把握核心观点,理解关键句子的含义。
3 . 梳理文章论证的脉络,分析论证特点。
4.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及其秉持的价值观念,探究其人文价值。
【学习过程】
一、知人论世
1 . 了解作者
卢梭(1712—1778),法国 、 、 、 ,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 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著有《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等。
2 . 了解“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是对某一学科领域中的问题进行比较专门系统的研究之后,总结和论述研究成果的文章。学术论文是论述文中价值很高的一种文体,它的写作不是一时的有感而发,不是简单地零敲碎打,也不是肤浅地泛泛而谈;而是经过长时间的系统的专门的学术研究之后,呕心沥血的长篇论文著作。
一般情况下,按学科分类,学术论文可以分成自然科学学术论文和社会科学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点:①学术性;②科学性;③理论性;④创造性。
3. 相关背景
1743年,卢梭在威尼斯逗留时,就已经打算写一部关于政治制度的鸿篇大论。1753年,第戎学院公布了《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的征文题目。卢梭应第戎学院的征文竞赛,撰写了他的论文《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后结集出版。《怜悯是人的天性》即节选自该部书。
4. 解题
① “怜悯”指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
② “天性”指人先天具有的品质或性情,外界难以改变的心理感知特性及行为趋向。
5 . 了解“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 , 指发生在17~18世纪的一场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 文化运动。是继文艺复兴后的又一次伟大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以法国为中心 , 其核 心思想是“理性崇拜”,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这次运动有力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宗教愚昧及特权主义,宣传了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思想。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
这个时期的启蒙运动,覆盖了各个知识领域,如自然科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教育学等等。启蒙运动同时为美国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框架,并且导致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兴起,与音乐史上的巴洛克时期以及艺术史上的新古典主义时期是同一时期。
6 . 了解“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Deductive Reasoning)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法。与“归纳法”相对。推论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必然的,是一种确实性推理。
运用此法研究问题,首先要正确掌握作为指导思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