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0220字。
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年级12月份月考
语 文 试 卷
命题人:辽宁实验中学东戴河校区 审题人:兴城市高级中学
说明: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
2、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试卷答题卡和机读卡一并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完成 2020年最具“分量”发射
南海之滨,彻夜无眠。11月24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成功将嫦娥五号探测器送入地月转移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是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的第六次发射,也是2020年第三次执行发射任务。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是我国新一代大推力低温液体运载火箭,全长近57米,起飞重量约870吨,起飞推力超过1000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采用“两级半”构型,芯级和助推器全部采用液氢、液氧、煤油等无毒无污染推进剂;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可达14吨,是目前我国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
由于“体型”又粗又胖,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也被亲切地称为“胖五”。因为采用了液氢、液氧等低温推进剂,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也获得了“冰箭”的称呼。
此次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发射的嫦娥五号探测器重达8.2吨,是今年中国航天发射的最重的探测器,嫦娥五号探测器需要进入近地点200公里、远地点约41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对运载火箭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在长征火箭家族中,只有‘胖五’可以将这么重的载荷直接送入地月转移轨道,这是对运载火箭能力的集中检验,也是对中国航天能力的最佳注解。”长征五号火箭第一总指挥、一院党委书记李明华介绍。
此次发射的“分量”还体现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上。由于地月相对位置以及轨道设计等因素的限制,此次发射是一次接近于“零窗口”的发射,长征五号遥五火箭的发射窗口只有50分钟,一旦在发射窗口时间内不能实施发射,嫦娥五号的奔月计划就会受到影响。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总设计师李东介绍,为确保火箭准时发射,研制团队采用了变射向、变滑行时间的多轨道奔月发射方案,应用“窄窗口多轨道”技术,针对50分钟的发射窗口分别设计了5条发射轨道,每条轨道对应10分钟的发射窗口,在发射窗口期内,可根据发射时间通过软件自动选择发射轨道,提高了轨道切换效率,为长征五号火箭实现“零窗口”发射奠定了基础。
此外,作为大型低温火箭,长征五号火箭在发射日的工作项目繁多而复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火箭发射时间的推迟,甚至错过发射窗口。为确保发射日工作精准、高效开展,研制团队在管理上也采取了创新的方法,对发射前流程进行精细化再造。
作为我国目前运载能力最大的运载火箭,长征五号火箭在多项重大航天工程中承担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是实施深空探测、载人空间站建设、大型高轨卫星发射的主力火箭,是我国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进军的重要标志之一。
“十三五”期间,长征五号火箭实现了从研制到首飞、从试验到应用的多次跨越,闯出了一条“大火箭”的发展之路。
“十四五”期间,长征五号火箭将为我国载人空间站建设贡献力量。按计划,在未来2到3年内,我国将应用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发射载人空间站的核心舱和试验舱,完成载人空间站主体建设。
材料二
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24日成功发射,开启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海外专家和媒体认为,如果一切顺利,这一任务将开启在月球自动采样并将样本带回地球的新篇章,对增加人类对月球历史的了解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美国布朗大学地质科学教授詹姆斯•黑德表示,嫦娥五号在月球表面的着陆区是月球最值得探索的区域之一,研究这个区域可以帮助科研人员确认10亿至20亿年前月球是否仍处于活火山状态。嫦娥五号采集的月球样本带回地球后,科研人员将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这将能提供大量珍贵的新信息,对于增加人类对月球历史的了解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美国圣母大学地球科学家克莱夫•尼尔表示,嫦娥五号将开启在月球自动采样并将样本带回地球的新篇章,这无疑将加深科研人员对月球这一天体的理解。
法国岩类学和地球化学研究中心月球和火星地质学专家杰茜卡•弗拉奥表示,此次中国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再次点燃了全球对月球探索的兴趣。弗拉奥说,中国对航天领域国际合作持开放态度,“过去我们也毫无障碍地获得了中国分享的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探测收集的数据”。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蔚蓝海岸天文台天体物理学家帕特里克•米歇尔认为,分析月壤样本,就如同探究太阳系的古代记忆。每一个航天任务带回地球的样本,无论是来自月球还是小行星,都在加深人类对宇宙的理解。
欧洲航天局24日在社交媒体上说,欧航局预祝嫦娥五号任务圆满成功。
日本《读卖新闻》25日报道说,带回月球样本的难度较高,迄今只有美国阿波罗计划和苏联探测器实施过。中国如果能成功,将成为第三个带回月球样本的国家。(参与记者:谭晶晶、陈晨、华义、张家伟)
1、下列不符合材料含义的一项是:( )(3分)
A.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嫦娥五号的成功,是中国航天科技勇于探索勤于积累的结果。
B.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的嫦娥五号探测器重8.2吨,是中国航天发射的最重的探测器。也只有“胖五”才有可能将这么重的载荷直接送入地月转移轨道。
C.此次接近于零窗口的发射成功充分证明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壮大也是我航天科技人员聪明才智的结晶。
D.在即将开局的“十四五”期间,胖五还要再立新功,担当起发射载人空间站核心舱和实验舱的使命,为建设载人空间站贡献自己的力量。
2、以下对材料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嫦娥五号的着陆区,是月球最值得探索的地区之一,那里在10亿至20亿年前处于活火山状态,采集到的样本能提供大量珍贵的新信息。
B.嫦娥五号开启在月自动采样并将样本带回地球的新篇章,意味着我国将实现人类首次获得月球的样本。
C.“过去我们也毫无障碍地获得了中国分享的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探测收集的数据”,表明了我国在航天领域国际合作中的开放态度,树立了我们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D.法国科学家认为,分析月壤样本就如同探究太阳系的古代记忆,只要我们有了足够的月球或小行星的样本,我们就可以完成对宇宙的最终解释。
3、下列不属于胖五的特点的是:( )(3分)
A.推力大,运载能力强
B.环保,无毒无污染
C.任务重,是航天事业的主力
D.有创新,使用“窄窗口多轨道”技术
4、新闻报道有时也可以有文学色彩,请据此分析材料一。(4分)
5、请分析材料二在选取材料方面的优点。(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面小题。
鹰之死 赵丰超
无缘目睹鹰的生,却有幸看到了鹰之死。在那个以山为背景的地方,我再次认识了那一直被我认为凶恶而贪婪的生物。
还是那年随父亲去山西看望一个被父亲称为“前辈”的世交。那时父亲已到了肺癌晚期,他告诉我他一生最景仰的就是那位老人,我便怀着十二分的敬意随父亲去了。不过只有十几岁的我,还不能体会两个年近花甲的男人是一种怎样的心态重逢。
据父亲说,他们是战友,抗美援朝后就各自卸甲归田,也是从那个时候分手就再也没有相见。军人相见不会先握手,在车站的站台上即相互以军礼诉说心中的敬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