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题,约10750字。
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试卷
高一语文 2020.12.7
试卷满分:9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基础知识选择:本大题共6小题,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霓裳(cháng) 憔悴 (qiáo) 六幺(yāo) 嘲哳(zhā )
B.铮铮然(zhēnɡ) 间关(jiān) 荻花(dí) 凄凄惨惨戚戚(qī)
C.佛狸祠下(fó) 钿头(diàn) 贾人(gǔ) 徙(xǐ)
D.訇然(hōng) 殷岩泉(yīn) 须臾(yú) 虽有槁暴(pù)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大部分词调分成两段,甚至三段、四段,分别称为“双调”“三叠”“四叠”。段在词中又叫“片”或“阕”。一首词的上下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
B.从晚唐五代到宋的温庭筠、晏殊、秦观、苏轼、李清照等一系列词坛名家的词风虽不无差别,各有擅长,但大体上可归诸婉约范畴。
C.婉约词风,其内容主要是写男女情爱,离情别绪,伤春悲秋,光景流连;其形式大都婉丽柔美,含蓄蕴藉,情景交融,声调和谐。
D.苏轼,北宋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影响很大。
3.对《登高》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诗人对风、天、猿啸、渚、沙、鸟飞等具体的景物,进行了生动具体细致的刻画。
B.颔联也是写景,但手法与首联不同,如果说首联是一幅工笔画的话,那么颔联就是一幅写意画诗人抓住典型的景物——萧萧的落木,滚滚的流水,加以渲染,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C.颔联诗人点明诗旨诗人登高望远,由无边的落木,不尽的江水,联想到自己漂泊万里,暮年多病,抒发了怨天尤人的牢骚,这是孤独者的慨叹。
D.杜甫是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对人生有大悲悯“艰难苦恨繁霜鬓”是他关于现实观照的结果。
4.全是侧面烘托琵琶女琴技的一项是 ( )(3分)
①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②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③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④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⑤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5.比较《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首词,指出解说不当的一项。( )(3分)
A.两位作者都是宋代词坛上豪放派的代表人物。
B.两首都是怀古之作,苏词是怀古伤己,辛词则是怀古伤今。
C.辛词中的“舞榭歌台,风流”是指代繁华和英雄业迹,通过慨叹它“总被雨打风吹去”,
表达了“英雄无觅”的愤激之情;“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则表达了赶快建功立
业的愿望。
D.两首词都借景抒情,以议论入词,综合运用了叙述、议论、抒情几种表达方式。
6. 下列对《声声慢》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