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450字。

  第一单元  4.1 修辞立其诚 教案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的观点,梳理作品的论证思路。
  2、探究文章在选择和运用材料方面的特点及其论证风格。
  3、思考对我们立身处世的启发意义。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阅读全文,圈画重点字词,体会本文独特的语言特色。
  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划分层次,厘清文章思路,掌握文章结构,并学会在写作中加以运用。
  审美鉴赏与创造:了解本文“修辞立其诚”的观点及其现实针对性,注重品德修养,养成“求真、求实”的文风。
  文化传承与理解:引导考生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养成言行一致、心口一致的诚实品格。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本文质朴、准确、生动的语言特色,体会其表达效果。
  难点:通过划分层次,厘清文章思路,掌握文章结构,并学会在写作中加以运用。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一些个性十足的表达方式在网络上层出不穷,折射出年轻网民活跃多样的思想观念,与他们求新求变的特点互为表里。但近年来,所谓“跪求体”“哭晕体”在一些网络媒体的标题、正文中频频出现,其浮夸荒诞的文风,却令不少读者感到不适。我们应提倡什么样的文风呢?
  二、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92年四月,深刻阐述了张岱年的治学宗旨,张岱年治学贯彻一个“诚”字。20世纪30年代,他提出哲学家须有寻求客观真理之诚心。40年代,他把“求真之诚”作为哲学修养之基础,他晚年自号“渠山拙叟”,并以“直道而行”,示其一生立身之则。
  三、作者介绍
  张岱年(1909-2004),河北献县人,哲学家。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等职。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大纲》《中国唯物主义思想简史》《中国伦理思想发展规律的初步研究》《中国哲学发微》《中国哲学史史料学》《求真集》《文化与哲学》等。
  四、题目解说
  “修辞立其诚”出自《易传•文言》,原文是“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意思是,君子要提高品德修养、建立功业。忠诚信实,这样才能够提高品德修养;修饰文辞出于真诚,这样才能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