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810字。

  第四单元  13.4 树和天空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特朗斯特罗姆的创作成就及其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2、体会诗歌的写作特色,如奇特的想象、鲜明的意象、朦胧的意境等。
  3、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体会诗歌的多元主题,如自然的生生不息、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命的奇迹等。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特朗斯特罗姆的创作成就及其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思维发展与提升:体会诗歌的写作特色,如奇特的想象、鲜明的意象、朦胧的意境等。
  审美鉴赏与创造:鉴赏诗歌的意境美、想象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诗歌的多元主题,如自然的生生不息、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命的奇迹等。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诗歌意象选择的特点和寄托的感情。
  难点:独特的诗歌形式。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唯其执着,才会精益求精,才会马到成功。你看,那个奥地利的卡夫卡,只是个银行职员,却笔耕不辍,创作了蜚声世界的《变形记》,创作成了他活着的唯一目的,人生的唯一意义,那《城堡》《变形记》中的主人公,其实就是他自己呀。瑞典诗人特朗斯特罗姆写作长诗《画廊》时几乎花尽了十年光阴,就连诗《有太阳的风景》也断断续续用了七年的时光才创作完成,正是凭借这种执着的精神,他才摘取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
  二、写作背景
  1931年4月15日,特朗斯特罗姆出生于斯德哥尔摩。三岁时,父母离婚,和母亲一起在斯德哥尔摩长大。而斯德哥尔摩群岛上的环境是他诗歌的一个重要起点。他很早就对地理和科学,特别是昆虫学产生了兴趣。十几岁时,对艺术表现出兴趣,开始弹钢琴,并很快接触诗歌。在他的诗中,生活世界与大自然向来关系密切,无须附加理智的连接,生活世界本身就是自发地发生的、具有大自然特征的显现过程;自然本身就需要一个世界才能来照面,自然立足于存在的实体,共在于人们生存的世界,与人们神秘的想象力。
  三、作者介绍
  特朗斯特罗姆(1931-2015),瑞典诗人,被誉为“20世纪西方最后一位诗歌巨匠”。同时,他也是一位心理学家。他1954年发表诗集《17首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