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400字。

  第三单元  11.2 五代史伶官传序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文章创作的时代背景,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及意图。
  2、从选材、论证方法等角度,分析文章精妙的构思,体会文章的论证力度。
  3、学习文章以散体写史论的方法,以及作者积极关注社会现实的人生态度。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文中的相关文言知识: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特殊句式等。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本文通过对比论证来论证文章中心论点的写作手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反复诵读,钩玄提要,把握文章的论证结构和论证特点。
  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观点,培养忧患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特征,学习正反说理突出中心论点的写作方法。
  难点:学习作者积极关注社会现实的人生态度。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苏洵在《六国论》中论说六国灭亡的原因,以借古讽今的写法,讽谏宋王朝要以六国为鉴,勿蹈六国覆辙。今天学习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也是借古讽今,总结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讽谏北宋统治者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现在同学们默读文章,思考庄宗李存勖17岁后发生在他身上的有什么事。
  二、写作背景
  五代(907-960),指唐宋之间的五个封建王朝,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在这53年间,先后换过四姓十四君,篡弑相寻,战乱频起,后唐庄宗就是被弑的一个。庄宗称帝后,迷恋伶人,“常身与俳优(杂耍艺人)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被败政乱国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包围。庄宗同光四年(926)贝州将领皇甫晖兵变,叛乱四起,拥有兵权的史彦琼拒不发兵,旋又单骑逃逸,导致乱军大败。庄宗亲征败回,众叛亲离,郭从谦又乘危作乱,用乱箭射死庄宗。100多年后欧阳修著《新五代史》,就此事发出感想,借事论理,指出兴亡不在“天命”,主要在于“人事”。
  三、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