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期中测试卷包含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理解和作文等六部分。含详细的答案解析。共6980字,六大题26小题)
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测试试题
(必修1第一、二单元)
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蕴藏(yùn) 蕴藉(wèn) 信笺(jiān) 咀嚼(jué)
B.角色(jiǎo) 角斗(jué) 碑拓(tà) 碑帖(tiè)
C.校勘(jiào) 校刊(xiào) 禁锢(jìn) 情不自禁(jīn)
D.埋怨(mán) 埋葬(mái) 枕藉(jiè) 慰藉(jiè)
2.下面各组词语书写正确的是( )
A.枯躁 休憩 嘈杂 无动于中
B.逻缉 嗜好 家塾 所向披靡
C.诗薮 聒然 妒嫉 出类拔萃
D.噩梦 髭须 湮灭 破绽百出
3.下面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是( )
A.疾
①积劳成疾(疾病)
②声非加疾也(迅猛,快)
③庞涓恐其(孙膑)贤于已,疾之(通“嫉”,妒嫉)
B.假
①善假于物也(凭借 借助)
②乃悟前狼假寐(假装)
③是以时人多以书假余(借)
C.绝
①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
②群响毕绝(终止、停止)
③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隔断、隔绝不通的)
D.师
①吾师道也(学习、效法)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专门技艺人)
③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
4.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据说有位俄罗斯画家,当一轮弯月徐徐从树稍后面升起的时候,他突然被那种壮丽的自然景色感动得哭了起来。
B.让我们时时从美学角度去研读数学、物理书藉!希望我们的教师在课堂上随时能向学生指出数理科学的美。
C.读书是否有目的?古往今来,没有谁会否认读书的目的性。大至为国,比如周恩来先生的“为中华之掘起而读书”;小至为己,比如“十年寒窗苦,金榜提名时”。
D.林语堂的文章语言幽默而睿智,见解独特而深刻,给人以温馨而幽雅的感觉。
5.下面各句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他有一天晚上会强迫自己去读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读毕好像由一个噩梦中醒转来,除了可以说他已经“读”过《哈姆雷特》之外,并没有得到什么益处。
B.我只知道,它们成群结队而来,就像沙漠的商队一样——有洁白的队伍,也有乌黑的队伍。
C.“瑶公特”的手,沉静地、单纯地、安放在膝上。这是作品中神秘气息的遥远的余波。
D.“他一开口讲话就像夏天的莺歌燕语,”充当翻译的那迪内说道。
6.下面各个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素有“江南第一大佛”之称的新昌大佛,历时两年的整修,恢复了庄严巍峨的面目。
B.矗立在鲁迅纪念馆前的这座铜像,是由巴金等著名作家倡议,国内外热爱鲁迅的人士集资30万元铸成的。
C.冲突双方在联合国特使的调解下,经过三天的艰苦谈判,紧张的局势终于得到了缓和。
D.遭受了这样的挫折,大家都有点泄气,连一向沉得住气的班主任也难免没有同样的情绪。
二.(12分,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7~8题。
老 马
臧克家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7.选出语句分析不当的一项 ( )
A.“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形象地展示了老马的负重与悲苦。
B.老马“把头沉重地垂下”。“有泪只往心里咽”,写出了老马逆来顺受,不思反抗、心胸狭窄的情态。
C.表面是写马,而实际是写人,写旧中国倍受奴役的劳苦大众。
D.作家善于用动词,“扣”“垂”“咽”等词语,都浓重地烙上了作者深深的感情。
8.选出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 )
A.这首诗只截取了装车那一刻的情景,画面也只突出了老马头部的动作,却表现出老马凄惨的处境和悲苦的命运。
B.诗中的老马肉体和精神上都承受着沉重的压力,它在苦难的生命中挣扎、企盼,它的性格中有善良,有坚韧,更有不屈的反抗。
C.这首诗,有人认为表现了旧中国的劳苦大众,有人认为有诗人的影子,有人认为诗人要表现的就是一匹可怜的老马。读者如何理解,自可见仁见智。
D.这首诗语言朴素而传神,像“横竖”、“扣”本是极平常的口语,用于诗中却能真切地反映出老马的命运及诗人对它的深切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