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题,约9940字。
上海市金山区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教学质量检测(一模)试卷
一、积累应用( 10 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故木受绳则直, 。(荀子《劝学》)
(2)过春风十里, 。(姜夔《 》)
(3)王夫之评价《采薇》中的两句诗“昔我往矣, ;今我来思, ”是“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2.按要求选择。(5分)
(1)下列诗句与传统文化里所描绘的古人活动场景,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花气蒸浓古鼎烟,水沉春透露华鲜。
②苍爪初惊鹰脱韝,得汤已见玉花浮。
③白头灯影凉宵里,一局残横见六朝。
④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A.品茗 赏雪 下棋 焚香
B.焚香 赏雪 下棋 品茗
C.焚香 品茗 下棋 赏雪
D.品茗 焚香 下棋 赏雪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
凡是艺术家都须有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匠人。 , ; 。 。匠人虽比诗人身分低,但亦绝不可少。青年作家往往忽略这一点。
①只有匠人的手腕,而没有诗人的妙悟,固不能有创作
②他要有诗人的妙悟,要有匠人的手腕
③只有诗人的妙悟,而没有匠人的手腕,即创作亦难尽善尽美
④妙悟来自性灵,手腕则可得于模仿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②④③①
第二部分 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3-7题。(16分)
也说“童趣”
简平
①一位儿童文学杂志的编辑告诉我,说是有位读者写信来,认为他们杂志上推荐的一位“儿童诗人”及其作品让人很是疑惑:第一,一个儿童写首诗动辄被封为“儿童诗人”,犹如炮制“小天才”,实属捧杀;第二,“儿童诗人”写出来的童诗完全不符合他的年龄,聱牙佶屈,故弄玄虚,毫无童趣,他和他的孩子都不喜欢。尽管这位读者对“儿童诗人”有认知误区,但这样的“歧义”其实隐藏着一个童诗创作应当正视的问题——至少读者表达了对童诗创作的不满,而且直指“毫无童趣”。
②不管承认不承认,我们在评判一首童诗时,总是把“童趣”作为一个十分靠前、不可或缺的考量的,就像褒奖童诗的评论文章里,比比皆是“充满童趣”。既然童趣如此重要,那问题就来了,童趣是什么?童趣在童诗里如何表现?成人作家与“儿童诗人”谁最有可能接近童趣的考量指数?
③与其在《辞海》里找标准答案,还不如通过清代文学家沈复在《浮生六记》里的《童趣》篇来认识人们普遍认可的“童趣”:即儿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