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630字。

  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积累运用(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窗棂 (líng)    筵席(yán)      稍逊(sùn)     鸠占鹊巢(què)
  B.教海(huì)      鲜妍(yàn)      飘逸(yì)      自吹自擂(lé)
  C.嘹亮(liáo)     歧路(qí)       恪守(kè)      矫操造作(jiǎo)
  D.恣睢(suī)      栈桥(zhàn)     掺杂(cān)     彬彬有礼( bīn)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项是(      )(3分)
  A.聒噪       煞白       无缘无故       根深蒂固
  B.褴褛       阔绰       郑重其是       言不及意
  C.拮据       萧索       断章取义       走投无路
  D.惘然       桑梓       歇斯底里       富丽堂皇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无数革命先烈前仆后继,奋斗牺牲,他们的精神万古长青。
  B.只要把事情的真相告诉大家,这些谣言便不攻自破了。
  C.他非要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一件事,不管怎样劝说都不听,真是不言而喻。
  D.在团队技能大赛中,小王不听大家劝告,一意孤行,最终导致比赛的失利。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刘姥姥进大观园》选自清代小说家曹雪芹著的《红楼梦》,文中的“潇湘馆”是林黛玉的住所。
  B.古代贵右贱左,故《岳阳楼记》中的“迁客”指被贬谪到外地的官员,《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的“左迁”意为贬官。
  C.“桑梓”指桑树和梓树,古时常载在住宅旁,后人就用“桑梓”代指家乡;“林泉”指山林和泉水,引申为隐居之地。                           
  D.《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是东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共33篇,分国编次。
  5、默写(8分)
  (1)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2)云横秦岭家何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 范仲淹《岳阳楼记》中从空间上形容湖面上广阔浩渺的句子是:       ,          ,       ,          。
  (4)《渔家傲??秋思》中表现将士们既想建功立业,又思念家乡的句子是:             ,                。
  6、名著(8分)
  (1)A自进庄里,把朴刀倚在壁里,把门来拴了;走入佛堂内去,把供床拖在一边,揭起那片地板来。板底下有条索头。将索子头只一拉,铜铃一声响。B从地窖里钻将出来,见了A,吃了一惊。A道:“哥哥,休怪小弟捉你。只为你闲常和我最好,有的事都不相瞒,一日酒中,兄长曾说道:‘我家佛堂底下有个地窖子,上面供的三世佛。佛座下有片地板盖着,上便压着供床。你有些紧急之事,可来这里躲避。’小弟那时听说,记在心里。今日本县知县差我和雷横两个来时,没奈何,要瞒生人眼目。相公有些觑兄长之心,只是被张三和这婆子在厅上发言发语道,本县不做主时,定要在州里告状;因此上又差我两个来搜你庄上。我只怕雷横执着,不会周全人,倘或见了兄长,没个做圆活处:因此小弟赚他在庄前,一迳自来和兄长说话。此地虽好,也不是安身之处。倘或有人知得,来这里搜着,如之奈何?”B道:“我也自这般寻思。若不是贤兄如此周全,,B定遭缧绁之厄!”
  上述材料中A是      ,B是    , 请写出一个与B相关的情节           
  (2)忽一日,操请A宴。临散,送公出府,见公马瘦,操曰:“公马因何而瘦?”A曰:“贱躯颇重,马不能载,因此常瘦。”操令左右备一马来。须臾牵至,那马身如火炭,状甚雄伟。操指曰:“公识此马否?”A曰:“莫非吕布所骑赤兔马乎?”操曰:“然也。”遂并鞍辔送与A。A再拜称谢。操不悦曰:“吾累送美女金帛,公未尝下拜;今吾赠马,乃喜而再拜:何贱人而贵畜耶?” A曰:“吾知此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若知兄长下落,可一日而见面矣。”操愕然而悔。A辞去。
  文段中,人物A是          ,字        ,请写出与他相关的两个情节          、          ,该文段体现了曹操          的特点。
  二、阅读(52分)
  (一)梅(8分)
  沈钦圻
  冰霜磨炼后,忽放几枝新。独立江山暮,能开天地春。
  自然空色相,谁与斗精神。野客闲相对,如逢世外人。
  7. 这首诗首联中的“______”字写出了诗人的惊喜之情;颔联中“______”和“能开”两个词赋予了梅花以人的性格和精神。(2分)
  8.请赏析颔联“独立江山暮,能开天地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诗中的“梅”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尾联诗人称自己为“野客”,称梅为“世外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3分)
  ①潘生者,富阳人,幼丧父,独与两弟奉母居。大德间,江南大饥。道殣①者相望。自度无所得食,曰:“吾终无以给母,则母子俱死。等死,何若用吾强壮,少延母旦夕活乎?”即以母属两弟,自佣回鹘人,乃告母曰:“儿当佣钱塘②数月,得钱米活家,母勿忧。”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