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5题,约24530字。
语 文
注意事项:
1.请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2.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古代诗文阅读(4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8小题,24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素善留侯张良 善:与……友善,交好。
B. 张良出,要项伯 要:同“邀”,邀请。
C. 籍吏民,封府库 籍:借助,名词用作动词。
D.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谢:向……道歉。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 不可不语 B. 约为婚姻
C. 秋毫不敢有所近 D.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 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B. 具告以事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C.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君为我呼入
D. 因言曰 不如因善遇之
4.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季父指叔父,古代兄弟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如仲尼,排行老二。
B. 沛公即刘邦,古人为表尊重通常称人字号或籍贯、官名等,“沛公”是称籍贯。
C. 关中指函谷关以西,秦至隋朝“关”特指函谷关,古代江河则特指长江、黄河。
D.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有本纪、世家、列传、表、书共计130篇。
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解析】
【1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辨析能力,涉及课本中的重点实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平时学习中,要注意牢记课本中出现的重点实词,对活用、通假、古今异义等特殊词语要多加复习。阅读文言文中,不要死记硬背,要做到字不离句,通过培养语感以加深理解记忆。
C项,句意为:登记了官吏、百姓,封闭了仓库。籍:造册登记。
故选C。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宣宗明惠皇后,王皇后之姊也。后性端严,颇达古今。哀宗已立为皇太子,有过尚切责之,及即位始免。一日,宫中就食,尚器有玉碗楪三,一奉太后,二奉帝及中宫。荆王母真妃庞氏以玛瑙器进食,后见之怒,召主者责曰:“谁令汝妄生分别,荆王母岂卑我儿妇耶?非饮食细故,已令有司杖杀汝矣。”是后,宫中奉真妃有加。或告荆王谋不轨者,下狱,议已决。帝言于后,后曰:“汝止一兄,奈何以谗言欲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