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1540字。
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字词书写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
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记录着激动人心的国家大事也记录着波澜不惊的生活小事。历史记住了诺贝尔奖的首次bān__▲ 发,记住了中国航母舰载机在浩hàn__▲ 大海上的首次成功着舰,也记住了那位平凡母亲的劳lù__▲ 身影,记住了居里夫人在zào ▲____热的棚屋里发现神秘的镭。
二、情景默写
2.古诗文填空
意象是鉴赏诗文最基本、最重要的元素。了解意象的特殊寓意,是读懂作品的关键。
①蓬草:暗示远行,流露孤独之情。如王维《使至塞上》中的“(1)_____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
②松柏:高洁坚贞的象征。如刘桢《赠从弟》“(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一问一答间表明坚贞志向。
③芳草:生意盎然,象征生命活力。《钱塘湖春行》中白居易借“(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万物在春色沐浴下的勃勃生机,表达作者对早春景象的喜爱;崔颢在《黄鹤楼》中“(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绘了长势茂盛的芳草,为引发诗人的乡愁设置铺垫。
④山水:自然生活,净化心灵,寄寓情怀。 如柳宗元《渔翁》中“烟销日出不见人,(5)____________________。”于青山绿水中闻浆橹之声,为之悦耳怡情: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描绘了“天下独绝”的“奇山异水”,表达“(6)___________________,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7)___________________。”之心。
三、填空题
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晓雾将歇(________________)(2)略无阙处(____________)
(3)仍怜故乡水(_______________)(4)互相轩邈(____________)
4.古语云:“英雄不问出处”,《红星照耀中国》中的革命领物有着不同的出身,但最终他们都成为了一代伟人。请将正确的序号填写在对应的人物名称下。
A.土匪头子 B.世家子弟 C.富农
周恩来——(_____________) 彭德怀——(_____________) 贺龙——(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5.阅读以下材料,结合原著简要说明红军为走出彝族土著居民区域而采取的做法。
……蒋介石很自信的打算,红军在这一区域里长期停留以致衰弱,将使他有时间在大渡河的北岸,集中兵力。彝族仇视汉人是传统的。从来没有汉人的军队,能够经过他们的边界,而不遭受重大的损失或被消灭的。
(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第五章“长征??大渡河上的英雄”)
五、现代文阅读
改变世界的那颗种子
①在新中国国成立70周周年来临之际,袁隆平成了“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但他念念不忘的还是这句——“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上睡大觉”。在与中国工程院院土的座谈会上,袁隆平也曾笑着说:“我现在是‘90后’,脑瓜子还没糊,数学心算没问题,还要继续做研究,目标是实现每公顷产量20吨。”
②袁隆平离不开农田,尽管已经90岁,仍然坚持“每天要到田里看看”。这次出发来北京之前,他一大早还先到田里待了半个小时,跟心心念念的稻子短暂地道个别。而带着“共和国勋章”回去后,袁隆平说,明天第一件事,就是下地看看。
③“一颗种子改变世界”是对他所作贡献最好的诠释。他的励志故事充满了奋斗和坚持的色彩,不畏艰难,知难而进是他做科研一贯的原则。在西南农学院学习期间,他对学术孜孜以求,阅读了许多中外农业科技杂志。他对权威学者并不盲从,常把搜罗到的各国学术书籍仔细研究,感悟分析后得出自己的结论,始终坚信吸收科学知识要靠理性来判断其价值。1953 年,大学毕业后,他被分到处于穷乡僻壤的安江农业学校当教师,就是在这个落后的湖南乡下,他度过了人生中最难忘的18年岁月。这些日子里,他一边教书育人,一边做农业科研, 积累了大量经验。1961年,严重的大饥荒掠过中华大地,饿殍遍野,惨不忍睹。他内心的壮志被激发起来了,他发誓:一定要研究出一种高产的水稻,让自己的同胞吃饱。从此,“杂交水稻”这四个字伴随了袁隆平的一生,成为他毕生不懈的追求。
④为了找到意想中的稻株,他吃了早饭就下田,带着水壶与馒头,一直到下午4点左右才回。六七月份的天气,他每天都手拿放大镜,一垄垄、一行行、一穗穗,大海捞针般在几千几万的稻穗中寻找不育株,汗水在他背上结成盐霜,皮肤被晒得黑里透亮,连常年扎在水田里的农民都自叹不如。正是凭着这种坚韧不拔、勇敢顽强的意志,他在勘察了14余万株稻穗后,终于检查到6株不育株。经过两年的探索、试验和研究,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