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语文新高考二轮复习教师用书:小说阅读(5份)
2021届语文新高考二轮复习教师用书:小说阅读 分析人物形象 Word版含解析.doc
2021届语文新高考二轮复习教师用书:小说阅读 分析标题、主旨 Word版含解析.doc
2021届语文新高考二轮复习教师用书:小说阅读 分析鉴赏故事情节 Word版含解析.doc
2021届语文新高考二轮复习教师用书:小说阅读 赏析环境描写 Word版含解析.doc
2021届语文新高考二轮复习教师用书:小说阅读 掌握选择技巧 Word版含解析.doc
精练提分5 分析标题、主旨
ZHEN TI DIAN MI JIN
真题开路•点迷津
(2016 •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锄
李 锐
拄着锄把出村的时候又有人问:“六安爷,又去百亩园呀?”
倒拿着锄头的六安爷平静地笑笑:“是哩。”
“咳呀,六安爷,后晌天气这么热,眼睛又不方便,快回家歇歇吧六安爷!”
六安爷还是平静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咳呀,锄了地,受了累,又没有收成,你是图啥呀六安爷?”
六安爷已经记不清这样的回答重复过多少次了,他还是不紧不慢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斜射的阳光晃晃地照在六安爷的脸上,渐渐失明的眼睛,给他带来一种说不出的静穆,六安爷看不清人们的脸色,可他听得清人们的腔调,但是六安爷不想改变自己的主意,照样拄着锄把当拐棍,从从容容地走过。
百亩园就在河对面,一抬眼就能看见。一座三孔石桥跨过乱流河,把百亩园和村子连在一起。这整整一百二十亩平坦肥沃的河滩地,是乱流河一百多里河谷当中最大最肥的一块地。西湾村人不知道在这块地上耕种了几千年几百代了。西湾村人不知把几千斤几万斤的汗水撒在百亩园,也不知从百亩园的土地上收获了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更不知这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养活了世世代代多少人。但是,从今年起百亩园再也不会收获庄稼了,煤炭公司看中了百亩园,要在这块地上建一个焦炭厂。两年里反复地谈判,煤炭公司一直把土地收购价压在每亩五千元,为了表示绝不接受的决心,今年下种的季节,西湾村人坚决地把庄稼照样种了下去。煤炭公司终于妥协了,每亩地一万五千块。这场惊心动魄的谈判像传奇一样在乱流河两岸到处被人传颂。一万五千块,简直就是一个让人头晕的天价。按照最好的年景,现在一亩地一年也就能收入一百多块钱。想一想就让人头晕,你得受一百多年的辛苦,留一百多年的汗,才能在一亩地里刨出来一万五千块钱呐!胜利的喜悦中,没有人再去百亩园了,因为合同一签,钱一拿,推土机马上就要开进来了。
可是,不知不觉中,那些被人遗忘了的种子,还是和千百年来一样破土而出了。每天早上嫩绿的叶子上都会有珍珠一样的露水,在晨风中把阳光变幻得五彩缤纷。这些种子们不知道,永远不会再有人来伺候它们,收获它们了。从此往后,百亩园里将是炉火熊熊、浓烟滚滚的另一番景象。
六安爷舍不得那些种子。他掐着指头计算着出苗的时间,到了该间苗锄头遍的日子,六安爷就拄着锄头来到百亩园。一天三晌,一晌不落。
现在,劳累了一天的六安爷已经感觉到腰背的酸痛,满是老茧的手也有些僵硬,他蹲下身子摸索着探出一块空地,然后,坐在黄土上很享受地慢慢吸一支烟,等着僵硬了的筋骨舒缓下来。等到歇够了,就再拄着锄把站起来,青筋暴突的臂膀,把锄头一次又一次稳稳地探进摇摆的苗垅里去。没有人催,自己心里也不急,六安爷只想一个人慢慢地锄地,就好像一个人对着一壶老酒细斟慢饮。
终于,西山的阴影落进了河谷,被太阳晒了一天的六安爷,立刻感觉到了肩背上升起的一丝凉意。他缓缓地直起腰来,把捏锄把的两只手一先一后举到嘴前,轻轻地啐上几点唾沫,而后,又深深地埋下腰,举起了锄头,随着臂膀有力的拉拽,锋利的锄刃闷在黄土里咯嘣咯嘣地割断了草根,间开了密集的幼苗,新鲜的黄土一股一股地翻起来。六安爷惬意地微笑着,虽然看不清,可是,耳朵里的声音,鼻子里的气味,河谷里渐起的凉意,都让他顺心,都让他舒服。银亮的锄板鱼儿戏水一般地,在禾苗的绿波中上下翻飞。于是,松软新鲜的黄土上留下两行长长的跨距整齐的脚印,脚印的两旁是株距均匀的玉茭和青豆的幼苗。六安爷种了一辈子庄稼,锄了一辈子地,眼下这一次有些不一般,六安爷心里知道,这是他这辈子最后一次锄地了,最后一次给百亩园的庄稼锄地了。
沉静的暮色中,百亩园显得寂寥、空旷。六安爷喜欢这天地间昏暗的时辰,眼睛里边和眼睛外边的世界是一样的。他知道自己在慢慢融入眼前这黑暗的世界里。
很多天以后,人们跟着推土机来到百亩园,无比惊讶地发现,六安爷锄过的苗垅里,茁壮的禾苗均匀整齐,一棵一棵蓬勃的庄稼全都充满了丰收的信心。没有人能相信那是一个半瞎子锄过的地。于是人们想起六安爷说了无数遍的话,六安爷总是平静固执地说,“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1.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标题内涵的能力。 作答本题要从“锄”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方面进行分析。“锄”表面上是一种农具,是一种劳作行为,代表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进一步分析“锄”这一标题与人物形象、主旨的关系,即可得出深层含义。六安爷对“锄”的执着,说明其对土地的热爱以及对即将失去的百亩园的不舍,“锄”
……
精练提分2 分析人物形象
ZHEN TI DIAN MI JIN
真题开路•点迷津
(2020•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书匠(节选)
葛 亮
秋天的时候,父亲接到了小龙的电话。
小龙说,毛羽,这个老董,差点没把我气死。
父亲问他怎么回事。
他说,馆里昨天开了一个古籍修复的研讨会,请了许多业界有声望的学者。我好心让老董列席,他竟然和那些权威叫起了板。说起来,还是因为馆里来了本清雍正国子监刊本《论语》,很稀见。可是书皮烧毁了一多半,给修复带来很大难度。省外的专家,都主张将整页书皮换掉。没承想老董跟人家轴上了,说什么“不遇良工,宁存故物”,弄得几个专家都下不了台。其中一个,当时就站起身要走,说,我倒要看看,到哪里找这么个“良工”。老董也站起来,说,好,给我一个月,我把这书皮补上。不然,我就从馆里走人,永远离开修书行。你说说看,仪器做了电子配比都没辙。你一个肉眼凡胎,却要跟自己过不去,还立了军令状。毛羽,再想保他,我怕是有心无力了。
父亲找到老董,说,董哥,你怎么应承我的?
老董不说话,闷着头,不吱声。
父亲说,你回头想想,当年你和夏主任那梁子,是怎么结下的。你能回来不容易,为了一本书,值得吗?
老董将手中那把乌黑发亮的竹起子,用一块绒布擦了擦,说,值得。
后来,父亲托了丝绸研究所的朋友,在库房里搜寻,找到了一块绢。这块绢的质地和经纬,都很接近内府绢。但可惜的是,绢是米色的。
老董摸一摸说,毛羽,你是帮了我大忙。剩下的交给我。我把这蓝绢染出来。
父亲说,谈何容易,这染蓝的工艺已经失传了。
老董笑笑,凡蓝五种,皆可为靛。《天工开物》里写着呢,无非“菘、蓼、马、吴、苋”。这造靛的老法子,是师父教会的。我总能将它试出来。
此后很久,没见着老董,听说这蓝染得并不顺利。老董家里,沙发套和桌布、窗帘,都变成了靛蓝色。这是让老董拿去当了实验品。
中秋后,我照旧去老董家练书法。父亲拎了一笼螃蟹给他家。老董说,毛羽,今天放个假。我带孩子出去玩玩。
……
专题三 小说阅读
DAO TU CHONG WEN SUO YAO DIAN
导图重温•锁要点
小说阅读的三大步骤
MING QUE KAO QING BU DUAN BAN
明确考情•补短板
1.命题选材:以中国当代小说为主,内容上有与时代思潮、革命文化、传统文化联系越来越紧密的趋势,2018年全国卷的三篇选文各有代表意义,2019年不仅首次考查了鲁迅的小说,而且选用了反映改革开放这一宏大主题的文本。2020年全国卷Ⅱ《书匠》刻画的是普通匠人对职业道德的坚守。2020年全国卷Ⅰ选取的外国小说,材料节选自海明威的短篇小说《越野滑雪》,小说长于对滑雪的精彩描述和主人公细微的心理描写,试题由此出发,引导学生突破传统阅读惯性,与作品对话,产生情感共鸣。
2.考查形式:全国卷对小说的考查共设三道题目,一道“四选一”客观题(3分)和两道简答题(各6分)。客观题题干核心是 “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属于综合考查,简答题通常从三要素角度设题,考点一般不重复。
3.命题变化:近几年全国卷简答题命题考点分布整体上相对均衡,但某一年份考查点又相对集中。近年来各类题型的答案有简化的趋势,但鉴赏分析的答题原则没有改变。
近年高考小说阅读命题点参考明细
小说
情节 1.梳理概括情节。2.情节的作用(开头、结尾和中间)。3.情节的安排技巧(巧合、出人意料、悬念、铺垫、照应等)。4.行文线索。
小说的
环境 1.环境的特点。2.环境描写的手法。3.环境描写的作用。
小说的
形象 1.概括主要人物形象。2.分析主要人物性格。
3.分析次要人物作用。4.揣摩人物的心理。
5.分析物象的特点及作用。6.形象描写的手法。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