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890字。

  中山市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试题
  九年级语文
  说明:
  1.全卷共8页,满分为120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学校、班级、考号、姓名。
  3.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湘水无情吊岂知?(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1分)
  (2)人生难免遇到困难和挫折,这时候我们要学会自我勉励,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如李白《行路难》(其一)里说的那样:□□□□□□□,□□□□□□□。(2分)
  (3)苏轼的《水调歌头》写作者从幻想上天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的句子是□□□□□,
  □□□□□。(2分)
  (4)□□□□□□□□□,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1分)
  (5)请把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默写完整。(4分)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不要轻觑了事业对精神的rú yǎng或反之的腐蚀作用。(用正楷书写)
  (2)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zī zī bù juàn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用行楷书写)
  中山市某学校亲子义工队开展了“奏响创文巩卫协奏曲”志愿者服务活动,假如你是该校志愿者队的同学,请你参加这个活动,并完成下面题目。
  以下是某同学作为学校十佳志愿者代表发表的感言:
  时光飞逝,不知不觉,学校的阳光志愿者们已经习惯了每天中午到校图书馆服务的日子。在这段日子里,他们化作了书籍和历史、艺术之间的一座桥梁,用真诚感染着每一位来到学校的师生。我们的图书馆也因志愿者的付出生动起来,每一方桌面,每一本书籍,都驻留过他们忙碌的身影。感谢志愿者,校园因你们而流光溢彩!
  在常规巡馆中,帮助读者使用微信导览,迅速找到读者需要的书籍;协助“书香校园”校际交流活动,和同学们度过暑假快乐的一天;参与中山市图书馆志愿者的交流活动,学习到先进经验;参加“读书寻宝”组织活动,分享阅读的快乐。在志愿者阅读分享活动中,读艾青的诗歌,我坚定了不断前行的信念;读史铁生的散文,我鼓起了直面人生的勇气。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李白的律诗,我感受了洒脱豪迈的侠骨。
  ①当一名志愿者的想法并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也是源于自己对阅读的浓厚兴趣和对社会的使命感。所以,②即使少了一部分休息时间,我并不觉得疲惫,反而每次离开的时候,看到被我们打扫得一尘不染的图书馆,我会感到愉悦和满足。③闲暇时,经常与校园内的读者交流,是因为志愿者能结识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这也是丰富人生的一种积累和沉淀。④志愿者工作,不仅增长了我的学识,收获了友谊,也增强了我的自律意识,为我提供了一个锻炼自己的平台。感谢组织对于我服务的肯定,2021年我会继续努力为学校奉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3.请你根据画波浪线的句子,仿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这段话画横线复句中的关联词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将第①句(转折复句)中的关联词“也是”改为“而是”。
  B.在第②句(假设复句)中的“并”前面加上“也”。
  C.将第③句(因果复句)中的关联词“因为”改为“为了”。
  D.将第④句(递进复句)中的关联词“也”改为“还”。
  5.某同学参加这次“奏响创文巩卫协奏曲”志愿者服务的系列活动,请你完成下面两个学习任务。(4分)
  (1)假如你是这次志愿者活动的小记者,学校派你采访学校亲子志愿者服务队的家长,请你设计两个采访问题。(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设你竞选学校志愿者协会干事发表演讲,请你设计演讲稿的提纲。(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46分)
  (一)(10分)
  醉翁亭记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