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760字。

  北京市西城区2020-2021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21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学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须用2B铅笔将选中项涂黑涂满,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时,将本试卷、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5分)
  “千古风流人物——苏轼主题书画特展”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展出。为了让同学们走近苏轼,了解苏轼,学校举办了“在故宫遇见苏东坡”观展活动。
  1.请阅读同学参观时拟写的新闻草稿,完成下列任务。
  2020年9月13日,我校师生走进故宫,参观了“千古风流人物——苏轼主题书画特展”。
  本次展览共分为“胜事传说夸友朋”“苏子作诗如见画”“我书意造本无法”“人间有味是清欢”四个单元。老师对每个单元进行了讲解。
  听了老师的讲解,同学们了解到苏东坡诗词、文章、书法皆精: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文汪洋恣肆,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书法  ①  ,开创“尚意”书风,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作品《黄州寒食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其绘画反对程式束缚,重视神似,为后世“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观过程中,有同学用手在空中临写着或遒劲或秀媚的字体,有同学惟妙惟肖地模仿着西园雅集中名贤大儒们的动作和神态,有同学  ②  地欣赏着苏轼书《醉翁亭记》的拓本……
  虽然观众    (mó)肩接踵,络绎不绝,但大家的内心是那样沉静。
  (1)加点字注音和根据拼音写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遒劲(jìng)  惟妙惟肖(xiāo)  磨肩接踵
  B.遒劲(jìn)   惟妙惟肖(xiāo)  磨肩接踵
  C.遒劲(jìng)  惟妙惟肖(xiào)  摩肩接踵
  D.遒劲(jìn)   惟妙惟肖(xiào)  摩肩接踵
  (2)文中画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①巧妙绝伦   ②屏息敛声       B.①自出心裁   ②诚惶诚恐
  C.①巧妙绝伦   ②诚惶诚恐       D.①自出心裁   ②屏息敛声
  (3)为这则新闻稿拟标题,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千古风流人物——苏轼主题书画特展   B.我校师生参观“千古风流人物”特展
  C.“千古风流人物”特展分为四个单元    D.我校同学们观展认真投入,收获颇丰
  (4)冒号常用在总起句后,以引起下文的分说。第三段冒号前的画线句作为这段的总起句表达欠妥,请根据文意作出修改。(2分)
  修改:     
  (5)在这则新闻稿的结尾,打算引用承天寺内的一副对联来表达观展感受,仓促间只找到了上联,请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下联(2分)
  上联:人于静处曾开悟       下联:               
  A.此心安处是吾乡    B.事经思量都是错
  C.心若安时便得闲    D.萧然自有林下风
  2.有同学给两幅书法作品和解说词分别拍照后,分不清【甲】【乙】两幅作品哪一幅是苏轼本人的作品,依据解说词,你认为     是苏东坡墨迹。(2分)             
  解说词1:苏轼的这幅行书作品,笔丰墨满,用笔浑厚遒劲,结体长短交错,纵横抑挫,富有动感。行文充满感情色彩。
  解说词2:米芾这幅作品行草相间,起之以行书,继之以草书。行书迅猛而带涩势;草书笔意如游丝,又如粉蝶戏花、蜻蜓拂水。                            
  3.观展中,在文华殿内你遇到一位阿姨,问你去午门怎么走。请参照下图,为她指路。(3分)
  答:     
  二、古诗文阅读(共20分)
  (一)默写。(共6分)
  4.能遇到千百年前的古诗词,我们何其幸运。在“遇见最美古诗词”活动中,同学们品味出不同韵味的美。  ①  (朝代)陶渊明的“  ②  ,悠然见南山”是怡然自得之美;唐代王维的“  ③  ,长河落日圆”是苍茫壮丽之美;李白的“山随平野尽,  ④  ”是辽阔高远之美;宋代  ⑤  (人名)的“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  ⑥  ”是雄奇豪迈之美。
  (二)阅读《望岳》《春望》,完成5-7题。(共6分)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