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830字。
考场作文指导:“民工易师傅脱鞋上公家厕所”导写(附:审题指导及范文展示)
原题回放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公家的地太干净,俺的鞋子太脏,还是脱掉鞋子,赤脚进公家的厕所好了。”60多岁的民工易师傅在湖南株洲国家高新区管委会所在地火炬大厦附近干活,一时内急,到大厦里上厕所。因为鞋子太脏太旧,怕弄脏干净的地面,便将鞋脱下,放在厕所外面。他说:“不能太给公家添麻烦,让我进来免费上厕所,已经十分感激了。”鞋子的照片和易师傅的话被路过的李先生发到网上后,众多网友大呼感动。但也有一些网友质疑:民工兄弟上趟公家厕所,需要如此感激吗?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文体明确,书写整齐,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根据要求“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可以判断,这是一篇要求就事论事的时评作文。
先看材料,第一段大致可以分为两层,结构是“事件+评价”。
第一层是易师傅的所做所言,通过其中反复出现的“太”“公家”这样的词,我们可以概括一下事件,就是民工易师傅去公家厕所,因鞋子脏怕弄脏地面,脱鞋进入,并十分感激。
第二层是网友对这种行为的反馈,主要是两个方向:一种是“大呼感动”,另一种是“质疑”,是否需要“如此感激”。思考一下,“大呼感动”的网友是被什么感动了呢?自然是那份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对公共设施的爱护,对公家单位的感恩以及那份不好意思给人添麻烦的小心翼翼。而“质疑”的那方是“质疑”什么呢?材料中给出了:“民工兄弟上趟公家厕所,需要如此感激吗?”这个“质疑”中的关键信息是“如此感激”,意思就是感激过头了。换句话说,这部分网友认为感激有理,但似乎过多了。为什么过多了呢?农民工本来有免费上公厕和穿着鞋子走进干净厕所的权利,但他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应该享有这些权利,他的言行说明,社会对弱势群体的长期歧视,已造成像农民工这样的“边缘人”的权利被严重边缘化,以至于他们都不觉得自己拥有某些权利。他的谦卑心态,一定程度上正是社会的不公正造成的。
需要认真分析的是,网友的两种态度是否是绝对冲突矛盾的?其实不是,他们一方是偏感性的表达,另一方是偏理性的思考。题目中并没有说“感动”的人就不能“质疑”,也没有说“质疑”的人就是无动于衷的麻木的不会“感动”的。这两种表述只是一种更明显的倾向性而已。其实,我们可能既为之感动,又心存疑问,这并不冲突。
至此,我们可以得出几个参考立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