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670字。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荷塘月色》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整体感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
  3.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进而学习运用比喻、通感、拟人和叠字表情达意的技巧
  【教学重点】
  1.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词句的含义。
  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1.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
  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朱自清散文的意境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古诗中“月”的意象及其含义。
  1、李白《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在这里,“月”成了诗人排遣内心深处的孤独寂寞的一种载体。
  2、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这里,“月”成了词人表达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载体。
  那么,在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里,“月”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咱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散文《荷塘月色》。
  二、了解作者(知人)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炫,号秋实,取春华秋实之意。为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保持清白,便取《楚辞》中“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自清”。字佩弦。生于江苏东海县,祖籍浙江绍兴,自祖父以来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扬州人。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哲学系,在江浙等地的中学任教,参加了文学研究会。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是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杂文集《论雅俗共赏》、《标准与尺度》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