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850字。

  名校作文汇编:名校高三最新月考作文(精准立意)
  2021高三长郡中学月考5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②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唐】白居易《村夜》
  ③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④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中国是农业大国,乡村确实是中国的根,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以上材料出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请挑选2~3则,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审题指导】
  (1)分析每一句诗词的含义。
  ①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一脉青山在城郭外隐隐横斜。
  作者由近及远地描写优美景致,使人感受到了乡村的清淡幽静。
  ②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养麦花如雪。
  我独自来到前门眺望远处田野,明月映照下的养麦花白如雪。
  表达出诗人由孤独寂寞而兴奋自喜的感情变化。诗中描写村夜,既有萧瑟冷清,也有奇丽壮观,对比中构成乡村夜景。
  ③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阵阵蛙声,好像在表述丰收之喜。
  看似平淡的画面,流露出词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诗句展现出山村乡野特有的情趣,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生活美。
  ④ 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
  渐行渐远,逢人交谈,口音越来越不同,这时又听到一声莺啼,恰似家乡山中鸟鸣,甚感亲切,只是这时又怨恨莺声不该勾起自己的乡思。
  这两句是说,离开家乡,感到异乡的语言和故乡的语言差别越来越大,但山中莺声的啼叫和故乡的莺啼相似,因而触起乡思,迁恨于莺啼。本来思乡,却不言思乡,手法巧妙。
  (2)找到材料之间的有机联系。
  ①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谈保护自然环境与建设“美丽乡村”之间的关系。
  ②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养麦花如雪。
  ——谈乡村之美在于人与山水的共融共生。
  ③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谈乡土文化的根源。
  ④ 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
  ——乡音、乡景总能勾起无限乡情愁思,谈乡土情结。
  (3)确定论点,自拟标题。
  中国是农业大国,乡村是中国的根,有美丽乡村,才有美丽中国,因此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美丽乡村,美在村庄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美在人与山水的共融共生,更美在人们共有的那些记忆与眷恋,还有永远定格在人们心底的乡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