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440字。
三明市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九年级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2021 年1月20日上午8:30- - 10:30)
友情提示:1.本试卷6页。
2.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及所有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
3.答题要求见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 分)
(1)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2)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5)身不得,男儿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6)《〈醉翁亭记》中写山间秋冬之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在处理“生”和“义”两者的关系时应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李晓锋同学虽然学习很好,但是经常热情帮助学习困难的同学。
B.《朗读者》得到广泛好评,是因为其形式新颖、内涵丰富的缘故。
C.利用北斗卫星导航,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营运车辆动态监管。
D.勤俭节约看似是小事,实质上却关乎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7分)
苏轼 甲 (A.天赋异禀 B.得天独厚)、才华横溢。他博cǎi_① (A.采 B.彩 )众 乙 (A.涉及B.涉猎)广泛,在诗、词、文、赋、书、画诸方面均取得巨大成就,综合评价在国内外堪称翘_② (A.qiáo B.qiào)楚 。苏轼的一生,跌宕起伏,多次被贬。他曾在14个州县担任过职务,足迹遍布神州大地。
苏轼虽然不是江西人,也从未在江西任职,但对江西情有独钟。 丙 。
(1)根据拼音为文中①处选择正确的汉字, 为文中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
(2分)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2)从文中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2分)
甲__________乙__________
(3) 下列四个句子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恰当的是一项是(3 分)
①开头两句即是“江西山水真吾邦,白沙翠竹石底江”
②第一次到江西,就以江西省名为诗名,题写名篇《江西》
③他多次到江西,并留有一百多首诗词
④对江西的绿色生态高度赞美,并直抒胸臆:江西山水真是我的故乡啊
A.③②④①
B.③②①④
C.②①③④
D. ②①④③
二、阅读(70分)
( )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4~5题。(6 分)
[甲]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4.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轼与青天明月对话,在对话小探讨人牛的意义,既白理趣,又有情趣。
B.乙词运用嫦娥奔月、砍斫杜树等典故,使词的意蕴深刻、情感更加含蕾。
C.“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一句,表达了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D.“乘风归去”“乘风好去”均表达了问人不满现实向往天上生活的感受。
5.两词中以“不应有恨,但事长向别时圆”和“被白发,欺人奈何”分别问月,二者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3分)
(二)阅读下面的义言义,完成6~9题。(16 分)
赵准,藁城人,长身美髯,性刚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