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8290字。
玉林市田家炳中学、玉林师院附中、玉林市育才中学、玉林市第十一中学、玉林市福绵高中2020年秋季期期中教学质量评价高一语文试卷
第I卷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为何“乌纱帽”是当官的代称
我们有时会看到反映官场百态的古装电视剧,戏剧中常有当了官叫作“戴了乌纱帽”, 被革职的称作“摘去乌纱帽”的剧情。可是,为什么乌纱帽被用来作为当官的代称呢?
在早期的中国,并没有“帽”这种称呼,《仪礼》中称帽为“头衣”或“元服”(元,首也)。到了东晋成帝时,皇帝让在宫廷中做事的官员戴一种用黑纱制成的帽子,叫做“乌纱帽”。后来,南朝宋明帝时,建安王刘休仁创制了一种用黑纱抽边的半透明帽子,也叫乌纱帽。当时,这种帽子很快就在民间流行了,也成了百姓常戴的一种便帽,而且无论官民贫富都可以戴,但这种帽子还未成为官职的象征。
在《通典•礼十二》上记载:“隋文帝(杨坚)开皇初,尝着乌纱帽,自朝贵以下至于冗吏,通着入朝。”所以隋朝天子百官都戴乌纱帽,并且成了官职高低的分别。根据文献上的记载,隋朝文武官员的服饰有四种,而乌纱帽上的玉饰则显示官职的大小。一品官是最高级官员,玉饰有九块,二品有八块,三品有七块,四品有六块,五品有五块,六品以下就不准佩带玉饰了。
不过,到了宋朝时乌纱帽的形状有了改变。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后,为防止大臣们在朝廷上交头接耳,就下诏书修改乌纱帽的样式,在乌纱帽的两边各加一个翅,有一尺多长, 并在翅上装饰不同的花纹用以区别官阶高低。如此一来,朝臣们只要脑袋一动,软翅便会随之摆动,皇上居高临下,就看得清清楚楚了。
明朝时乌纱帽则成为官员的象征。在《明史•舆服志》上载:“洪武三年定,凡上朝视事,以乌纱帽、团领衫、束带为公服。”从此,乌纱帽便正式成了当官的代称。而自明世宗开始,乌纱帽的双翅也做了一些变动,翅的长度缩短,其宽窄也改变了,官阶越高, 双翅就越窄,官阶越低,双翅则越宽。
到了清初顺治皇帝入关后,由于收留了众多明朝的降臣,为笼络人心,就允许不少地方官员仍穿着明朝朝服,并戴明朝乌纱帽。但等到清皇室统治权巩固后,就下令将官员戴的乌纱帽全改为红缨帽。可是,至今人们仍然习惯将“乌纱帽”作为官员的标志。
1. 下列关于“乌纱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东晋成帝让在宫中做事的官员戴一种用黑纱制成的帽子,这就是“乌纱帽”名称的最初由来。
B. 隋朝从文帝到小吏,入朝都戴乌纱帽,都在乌纱帽上以玉饰来显示官职的大小。
C. 宋太祖为防止朝臣们交头接耳,给乌纱帽加了双翅,朝臣们只要脑袋一动皇上都看得清清楚楚的。
D. 到了明朝,“乌纱帽”作为官服装束的一个组成部分,正式成为了官员的代名词。
2.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建安王刘休仁创制了黑纱抽边的半透明帽,后世这种帽子在民间和宫中都很快流行了起来。
B. 宋太祖时又改进了乌纱帽,为了在翅上装饰不同的花纹用以区别官阶高低,给乌纱帽加了一对饰有花纹的长翅。
C. 明朝,官员所戴乌纱帽的双翅宽窄和官阶高低有关,官阶越高双翅越宽。
D. 顺治皇帝入关后,允许不少地方官员穿明朝朝服并戴乌纱帽,是因为收留了众多的降臣,需要笼络人心。
3. 下列根据原文信息所作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两晋南北朝时期,原本只有宫中官员可以戴的乌纱帽流传开来,连穷困的老百姓都能戴,就是因为那时社会的等级制度还不森严。
B. 隋朝官员除了服饰有区别外,乌纱帽上的玉饰多少也能显示官职的大小,玉饰越少,官职越小,后来因为玉石价格昂贵,就不再使用了。
C. 乌纱帽的几次修改都和官职高低有关,清朝“红缨帽”代替“乌纱帽”,它在后世同样成为了官员的代名词。
D. 在一些古装电视剧中,有时会看到这样的场景,清朝官员身着明代朝服,头戴明朝乌纱帽,这不是导演缺乏历史常识,而是历史上确有其事。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B项,“都在乌纱帽上以玉饰来显示官职的大小”错误,原文中“六品以下就不准佩带玉饰”,所以用玉饰显示官阶大小的只是一至五品官员。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项,“后世这种帽子在民间和宫中都很快流行了起来”错误,无中生有,由原文第二段“当时,这种帽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8年4月16日晚,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称,美国政府未来7年禁止中兴通讯向美国企业购买敏感产品。
2018年4月19日,针对中兴被美国“封杀”的问题,商务部表示,中方密切关注进展,随时准备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中国企业合法权益。
2018年4月20日,中兴通讯发布关于美国商务部激活拒绝令的声明,称在相关调查尚未结束之前,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执意对公司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