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4970字。

  2020-2021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怀安县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基础与运用
  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拒绝平庸,首先甘于平凡。从容面对平凡,摆正心态,多些宁净,少些浮燥。其次创造不凡。从平凡中掘取jī情,积极向上,勇于进取,挖掘潜力,fèng献自己的光和热,少些抱怨,多些从容。
  (1)请将文段中画线的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下来。
  少些抱怨,多些从容。
  (2)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平庸     
  潜力     
  (3)根据拼音写词语
  jī情     
  fèng献     
  (4)找出并改正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
  改为     
  改为     
  2.(8分)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
  (2)《观沧海》中,总写大海、山岛景象的诗句是:     ,     。(曹操《观沧海》)
  (3)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遥怜故园菊,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5)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6)《诫子书》中阐释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     ,     。
  3.(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上课铃虽然已经响了很久,但由于刚才的突发事件,教室里人声鼎沸,安静不下来。
  B.她喜欢数学,被大家选为数学课代表,而我喜欢语文,被选为语文课代表,真是各得其所。
  C.我上网查作业答案的秘密好像被妈妈发现了,她拿起我桌上的数学作业本翻来覆去地看。
  D.这次竞赛考了第一,这是意料之中的结果,但当老师宣布结果时,还是让我有点喜出望外。
  4.(4分)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每年四月是我国“全民读书月”。一个爱阅读的民族,才能真正铸就过硬的软实力。
  材料二:湖北省著名的百岁将军童陆生,他的健康经验有“三乐”,即心宽为乐,读书为乐,助人为乐。他深知读书可以陶冶性情,延缓衰老。至今,他除了读医学、文学杂志外,还整理出多个诗集和回忆录。
  材料三:《语文课程标准》向中学生推荐了几十本经典必读书目,但遗憾的是,我们常常看到许多中学生的经典阅读只停留在根据古典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上。
  (1)请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概括出一个共同的结论。
  (2)针对材料三中的中学生读书现象,学校准备开展“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的主题活动。
  ①请你为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②如果让你去请材料二中的童陆生将军到学校为全校师生作报告,你准备怎样对他说?
  二、阅读理解
  5.(5分)阅读《次北固山下》,完成下列各题。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请选择对本诗理解错误的一项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大气势。
  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2)请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
  6.(12分)阅读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⑤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