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100字。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初一语文                  2021.01
  注意事项:
  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等信息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密封线内,答题卡密封线黑框内的班级、学号用2B铅笔填涂。
  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60分)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4分)
  春àn(     )延到窗下的草坪,每一诛嫩茎都迎风招展。细看那些花儿,一簇簇、一团团地盛开着,在阳光的照耀下,愈发透亮,个个神彩奕奕。阳光毫不吝sè(     )地洒在花瓣上,仿佛镀上了一层金。
  (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màn(      )延        吝sè(        )
  (2)请找出文中的两个错别字,修改在下面。(2分)
  (       )改为(      )    (       )改为(       )  
  2.根据课文内容默写。(11分)
  (1)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2)晴空一鹤排云上,                  。(          《秋词》)
  (3)僵卧孤村不自哀,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
  (5)                   ,江春入旧年。(          《次北固山下》)
  (6)                   ,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7)非淡泊无以明志,                     。(诸葛亮 《            》 )
  (8)《<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            。
  3.阅读《西游记》的片段,完成题目。(3分)
  行者道:“我往哪里去?我这里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倒不好耍子,去做甚么和尚?你与我上复唐僧,既赶退了,再莫想我。”呆子闻言,不敢苦逼,只得诺诺告辞而去。
  (1)行者道:“我往哪里去?我这里天不收,地不管”,“这里”是指哪里?(1分)
  (2)唐僧为何赶退了行者?(2分)
  4.下面是主持人的一段开场白,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把它补充完整。(2分)
  手捧《朝花夕拾》,神游百草故园,穿行在鲁迅曾经走过的小径,赏玩当年先生笔下的景致,一点一滴涌上心间:置身园内仿佛可以听到油蛉和蟋蟀的鸣叫,依稀看见儿时的鲁迅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朝花夕拾》,寻梦百草故园,追忆那似水年华,探寻一代文豪的成长足迹吧。
  5.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相关题目。(6分)
  【材料一】调查结果显示,2019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5本,手机和互联网成为我国成年国民每天接触媒介的主体,纸质书、报刊的阅读时长均有所减少。关于读书,很多人表示,忙工作,忙家务,刷视频,读微信,赶饭局,打牌唱歌,很少看纸质书。为数不少的人读报看杂志,只为关注奇闻轶事和八卦新闻。                      (摘自《中国青年报》)
  【材料二】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主任徐升国表示:“人们上网大多习惯使用手机,报纸和期刊因为时效性、短文章体裁等因素,更容易被快捷的手机网络、数字阅读取代,但纸质书一般是深度阅读,不容易被替换。”相对“浅阅读”而言,深度阅读以提升学识修养和理论思维、工作能力为目的,属于深层次阅读形式。
  (摘自《北京日报》)
  【材料三】德国是全世界人均书店密度最高的国度,免费书报亭遍布街头巷尾。俄罗斯颁布了《国家支持与发展阅读纲要》来促进群众阅读。日本全年有各种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晨读运动”“读书周”“儿童读书周”“图书馆亲子阅读推广”等。          (摘自“百度搜索”)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人均纸质阅读量较少的原因。(写出三点即可)(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浅阅读”应该具有哪些特点?(2分)
  (3)结合材料,请你就改善我国国民纸质阅读的现状,对国家和个人各提一条建议。(2分)
  二、阅读与理解(34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6-7题。(5分)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