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题,约12290字。
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20-2021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考试
考生注意:
本试卷分第Ⅰ卷基础题(22分)和第Ⅱ卷提高题(98分)两部分,共120分。
第Ⅰ卷 基础题 (22分)
一、语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10分)
下面是某同学描述故乡变化的文字,请仔细阅读并完成1—3题。
我至今还记得小时候故乡的模样,数十座低矮不一的房屋,在炊烟弥散的树影里错落,根茎般伸延的土路衔连所有的院落;几棵浓荫翳日的榕树屹立村头,一湾沟圳从树旁穿过。村里人总是与缠身的贫穷作战,( )。他们甚至在春意_____的日子里,也无心留意花红柳绿,即使是夜晚,也没有闲心去想一想春天的_____,而是头顶三两疏星,到下弦月映照下的田沟去看水、放水。而今,故乡的变化可谓是_____,最让我高兴的是,故乡开始注意生态保护,花草复萌,疏浚河沟,遍栽的果树,滴翠的竹林。每当我在村头漫步、桥上徜徉;或在亭中流连、塘边沉吟……无不身入、心入,感受每一寸土地呈现的变化。对我自己来说,尽管往事如流水一般过去,但回望故乡人身上_____的不畏艰辛、勇往直前的品格,都激励着我在生活中、在学习上,努力拼搏,争创佳绩。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萦绕 花团锦簇 翻天覆地 凸现
B. 缠绕 姹紫嫣红 判若云泥 凸显
C. 萦绕 姹紫嫣红 翻天覆地 凸显
D. 缠绕 花团锦簇 判若云泥 凸现
2.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们无论白天黑夜,总是把心搁在庄稼中,搁在田野上,搁在泥土里
B. 无论白天黑夜,他们总是把心搁在田野上,搁在泥土里,搁在庄稼中
C. 他们无论白天黑夜,总是把心搁在田野上,搁在庄稼中,搁在泥土里
D.无论白天黑夜,他们总是把心搁在泥土里,搁在庄稼中,搁在田野上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故乡开始注意生态保护,花草复萌,疏浚河沟,遍栽的果树,滴翠的竹林。
B. 故乡开始注重生态保护,疏浚河沟,遍栽果树,花草复萌,竹林滴翠。
C. 故乡开始注重生态保护,疏浚河沟,遍栽果树,复萌的花草,滴翠的竹林。
D. 故乡开始注意生态保护,花草复萌,遍栽果树,疏浚河沟,竹林滴翠。
4.(易混易错题)诗词讲究用字,下面各句加点的字起到化静为动作用的一项是( )
A.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B.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C.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D.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5.(易混易错题)下面所列作品相关信息,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 《沁园春•长沙》 古典诗词 毛泽东 词人自己 革命豪情
B 《红烛》 现代诗 闻一多 新月派 自我牺牲精神
C 《琵琶行》 长篇抒情诗 白居易 琵琶女 文章合为时而著
D 《赤壁赋》 古代散文 苏轼 主客问答 唐宋八大家之首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每题2分,共6分)
材料一
工匠精神如何助力中国成为制造强国?首先需要厘清工匠精神的现代内涵。工匠精神产生于手工艺时代。先秦时期,《周礼•考工记》曾对工匠的工作有这样的描述,“审曲面势,以饬五材,以辨民器,谓之百工”。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