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6060字。

  北京一零一中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初 一 语 文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24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答题纸上准确填写班级名称、姓名、学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基础运用(共12分)
  漂泊160年之后,2020年12月1日,马首铜像正式回归圆明园。初一年级的同学对此做了一些调查,请按要求回答1-3题。
  1.下面是第一组同学搜集的材料,阅读后回答⑴-⑶题。(5分)
  ①2020年12月1日,经历了百年流离的马首铜像终于回到圆明园,成为第一件回归圆明园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而2020年恰好是圆明园罹难160周年。历史时点的巧合使这一新闻引发了更广泛的关注,许多人纷纷对文物归国表示喜悦。
  ②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原是圆明园海晏堂外喷泉的一部分。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兽首流失海外。多年来,在国家文物局和社会各界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已有包括牛首、猴首、虎首、猪首、鼠首、兔首在内的六尊圆明园流失兽首铜像通过不同方式回归祖国。
  ③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曾经表示,“从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来看,圆明园兽首只是一般性的历史文物,它在超过五千年历史的中国艺术发展史上,尤其是在中国雕塑艺术史上,可以忽略不计。”原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罗哲文在接受采访时认为,“圆明园兽首的最大价值是见证了罪恶,其中承载着民族情感。”
  ④显然,马首已被   (fù)予诸多意义,不再简单地以文物本身的价值衡量,马首回归的背后也凝结了中国人对于文物的复杂情   (sù)。马首回归之路,  ①  党和政府、港澳同胞磅礴力量,  ②  人民群众殷切期待,  ③   着“民族弱则文物失,国运强则文化兴”的深刻道理,  ④   了新时代流失文物回归原属地的成功范例。据了解,此次国家文物局选定圆明园正觉寺作为马首铜像展示场地,文物建筑文殊亭作为马首展区。通过提升展示能力和改造安防工程,使正觉寺具备了文物展览与安防的条件,国家文物局将马首铜像正式划拨圆明园管理处收藏。马首铜像结束百年流离,成为第一件回归圆明园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⑴选出下面给加点字注音、看拼音写汉字全部正确的一项(    )(2分)
  A.罹(lí)难     承载(zài)       赋 予      情 素 
  B.罹(lǐ)难     承载(zài)       负 予      情 愫 
  C.罹(lí)难     承载(zài)       赋 予      情 愫 
  D.罹(lí)难     承载(zǎi)       赋 予      情 愫 
  ⑵选出在文中空白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2分)
  A.①诠释   ②符合   ③汇聚   ④树立    B. ①汇聚   ②树立   ③诠释   ④符合
  C.①符合   ②汇聚   ③树立   ④诠释    D. ①汇聚   ②符合   ③诠释   ④树立
  ⑶文中的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改正过来。(1分)
  2.下面是第二小组收集的关于圆明园海晏堂的资料,阅读后回答⑴-⑵题。(4分)
  海晏堂是圆明园长春园西洋楼建筑群中最大的一组建筑,建于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海晏”一词取意“河清海晏,国泰民安”。《文苑英华》唐郑锡《日中有王字赋》:“河清海晏,时和岁丰”(河,黄河;晏,平静),意指                            ,此语用以比喻天下太平,有歌颂世界和平的吉祥涵义。
  海晏堂中心建筑是一座正楼,(               ),池左右,十二生肖人身兽首铜像呈“八”字形排列,展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准。这些铜像由意大利人郎世宁主持设计,宫廷匠师制作。考虑到中国的民俗文化,郎世宁以十二生肖的坐像取代了西方喷泉设计中常用的人体雕塑。生肖铜像身躯为穿着袍服的石雕造型,头部为写实风格造型,铸工精细,兽首上的褶皱和绒毛等细微处,都清晰逼真。更令人惊奇的是,每昼夜十二个时辰,十二生肖会以十二地支的顺序轮流喷水,而正午时十二铜像口中同时喷水,蔚为奇观。因此这座喷泉也被称为“水力钟”。
  ⑴根据上下文的理解,在文中空白处填入一句话,解释“河清海晏”的意思。(2分)
  ⑵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正楼朝西,呈“工”字形,阶下凿有一座大型喷水池
  B.正楼朝西,呈“工”字形,一座大型喷水池凿于阶下
  C.朝西的正楼,呈“工”字形,一座大型喷水池凿于阶下
  D.朝西的正楼,呈“工”字形,阶下凿有一座大型喷水池
  3.书法课上,几位同学为祝贺马首回归圆明园,写了几幅“马到成功”的书法作品,请你从书体角度,选择一幅你认为最适合送给圆明园的作品,并说明理由。(3分)
  A幅                                  
  B幅                                     C幅
  我选择      ,书体是         ,理由是                                        。
  二、古诗文阅读(共25分)
  (一)默写(共12分)
  4.银烛秋光冷画屏,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秋夕》)
  5.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6.鸾扇斜分凤幄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七夕》)
  7.______________________,险躁则不能治性。(诸葛亮《诫子书》)
  8.《诫子书》中,作者开篇即以“君子之行”这种高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