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题,约13250字。
温州市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末教学质量统一检测语文试题(B卷)
考生须知:
1. 本试卷分四部分,全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 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卷上。
一、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
生育是社会持续所必需的,任何社会都一样,所不同的是说有些社会用生育所发生的社会 关系来规定各人的社会地位,有些社会却并不如此。前者是血缘的。大体上说来,血缘社会是 稳定的,缺乏变动;变动得大的社会,也就不易成为血缘社会。社会的稳定是指它结构的静止, 填入结构中各个地位的个人是不能静止的,他们受着生命的限制,不能永久停留在那里,他们 是要死的。血缘社会就是想用生物上的新陈代谢作用,生育,去维持社会结构的稳定。父死子 继:农人之子恒为农,商人之子恒为商——那是职业的血缘继替;贵人之子依旧贵——那是身 分的血缘继替;富人之子依旧富——那是财富的血缘继替。到现在固然很少社会能完全抛弃血 缘继替,那是以亲属来担负生育的时代不易做到的。但是社会结构如果发生变动,完全依血缘 去继替也属不可能。生育没有社会化之前,血缘作用的强弱似乎是以社会变迁的速率来决定。
血缘所决定的社会地位不容个人选择。世界上最用不上意志,同时在生活上又是影响最大 的决定,就是谁是你的父母。谁当你的父母,在你说,完全是机会,且是你存在之前的既存事 实。社会用这个无法竞争,又不易藏没、歪曲的事实来作分配各人的职业、身分、财产的标准, 似乎是最没有理由的了;如果有理由的话,那是因为这是安稳既存秩序的最基本的办法。只要 你接受了这原则(我们有谁曾认真的怀疑过这事实?我们又有谁曾想为这原则探讨过存在的理 由?),社会里很多可能引起的纠纷也随着不发生了。
血缘是稳定的力量。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生于斯,死 于斯〃把人和地的因缘固定了。
生,也就是血,决定了他的地。世代间人口的繁殖,像一个根上长出的树苗,在地域上靠 近在一伙。地域上的靠近可以说是血缘上亲疏的一种反映,区位是社会化了的空间。我们在方 向上分出尊卑,左尊于右,南尊于北,这是血缘的坐标。空间本身是浑然的,但是我们却用了 血缘的坐标把空间划分了方向和位置。当我们用“地位”两字来描写一个人在社会中所占的据 点时,这个原是指“空间”的名词却有了社会价值的意义。这也告诉我们“地”的关联派生于 社会关系。
在人口不流动的社会中,自足自给的乡土社会的人口是不需要流动的,家族这社群包含着 地域的涵义。村落这个概念可以说是多余的。儿谣里“摇摇摇,摇到外婆家”,在我们自己的 经验中,“外婆家”充满着地域的意义。血缘和地缘的合一是社区的原始状态」
材料二:
社会生活愈发达,人和人之间往来也愈繁重,单靠人情不易维持相互间权利和义务的平衡。 于是“当场算清”的需要也增加了。货币是清算的单位和媒介,有了一定的单位,清算时可正确;有了这媒介可以保证各人间所得和所欠的信用。“钱上往来”就是这种可以当场算清的 往来,也就是普通包括在“经济”这个范围之内的活动,狭义的说是生意经,或是商业。
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商业是不能存在的。这并不是说这种社会不发生交易,而是说他们的 交易是以人情来维持的,是相互馈赠的方式。实质上馈赠和贸易都是有无相通,只存清算方式 上有差别。以馈赠来经营大规模的易货在太平洋岛屿间还可以看得到。Malinowski屛描写和分析的Kula制度就是一个例证。但是这种制度不但复杂,而且很受限制。普通的情形是在血缘关 系之外去建立商业基础。在我们乡土社会中,有专门作贸易活动的街集。街集时常不在村子里, 而在一片空场上,各地的人到这特定的地方,各以“无情〃的身分岀现。在这里大家把原来的 关系暂时搁开,一切交易都得当场算清。我常看见隔壁邻舍大家老远的走上十多里在街集上交 换清楚之后,又老远的背回来。他们何必到街集上去跑这一趟呢,在门前不是就可以交换的么? 这一趟是有作用的,因为在门前是邻舍,到了街集上才是“陌生"人。当场算清是陌生人间的 行为,不能牵涉其他社会关系的。
从街集贸易发展到店面贸易的过程中,“客边”的地位有了特殊的方便了。寄籍在血缘性 社区边缘上的外边人成了商业活动的媒介。村子里的人对他可以讲价钱,可以当场算清,不必 讲人情,没有什么不好意思。所以依我所知道的村子里开店面的,除了穷苦的老年人摆个摊子, 等于是乞丐性质外,大多是外边来的“新客”。商业是在血缘之外发展的。
地缘是从商业里发展出来的社会关系。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缘却是契约社会的基 础。契约是指陌生人中所作的约定。在订定契约时,各人有选择的自由,在契约进行中,一方 面有信用,一方面有法律。法律需要一个同意的权力去支持。契约的完成是权利义务的清算, 须要精密的计算,确当的单位,可靠的媒介。在这里是冷静的考虑,不是感情,于是理性支配 着人们的活动——这一切是现代社会的特性,也正是乡土社会所缺的。
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是社会性质的转变,也是社会史上的一个大转变。
(材料摘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1. 下列对材料中“血缘社会”的相关理解,不疋碉的一项是(3分)
A. 血缘社会用生育所发生的社会关系来规定各人的社会地位,这种社会中,职业、身分、 财富的继替都是父死子继的血缘继替。
B. 血缘社会具有极强的稳定性,不容易变动,虽然填入结构的个人无法摆脱生命的限制, 但结构本身却是稳定的。
C. 血缘社会中,血缘是安稳既存秩序的最基本的方法,它无法竞争,不容选择,只要被人 们普遍接受,就能减少很多社会纠纷的发生。
D. 商业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是不能存在的,虽然血缘社会也发生交易,但交易是以馈赠来 维持的,人情浓淡是血缘社会的清算方式。
2.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地域上的靠近能够反映血缘上的亲疏,说明血缘作为一种稳定的力量,把人与地的关系 固定了,地缘只是血缘的投影。
B. 区位是社会化了的空间,“地”的关联派生于社会关系,当“空间”概念具有了社会价 值意义,就可以用来描写一个人在社会中所占的据点。
C. 社会生活愈发达,人和人之间往来也愈繁重,“当场清算“便成为了人与人之间用人情 维持相互间权利和义务的平衡的一种补充。
D. 地缘作为契约社会的基础,推动了商业发展,在这里信用和法律同时发挥作用,理性支 配着人们的活动,体现出乡土社会所缺乏的特性。
3、下列社会现象,不熊体现血缘结合向地缘结合转变的是(3分)
A. 小陈离开家乡温州,入职北京一公司,在职员信息表“籍贯” 一栏填写“浙江温州”。
B. 一手建立起家族企业的父亲,聘请职业经理人代替儿子管理公司并给予其30%股份。
C. 弟弟向哥哥借款50万,两人签订债务合同,规定还款方式、借款利息、还款日期等。
D. 一八旬老人将价值300万的房产留给一直照顾自己却无血缘关系的邻居,并做了公证。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在牛津耿传明
① 我在牛津的时候有一次受邀参加牛津大学一个很古老、著名的学院莫顿学院的晩餐会, 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诗人T.S艾略特就曾在该院任教。这样的晩餐会在牛津大学是一种非常隆重的场合,学院的教师和学生都要穿着专门的长袍出席,受邀的客人也要求穿燕尾服,系领 结。到了晚餐会场,师生都依序站立,氛围肃穆、庄重,主持者首先以自古相传的仪轨用拉丁 语祷告,行礼,然后入座。菜肴并不丰盛,我记得好像就是土豆、奶酪、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