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8题,约1560字。

  榆林市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检测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1和必修2.
  一、现代文阅读(27分)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经历了一周的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后,嫦娥五号探测器于12月1日23时11分降落在月面预选着陆区。
  嫦娥五号的落月过程经历了主动减速、快速调整、接近、悬停避障、缓速下降和自由下落段,看似轻松的平稳降落背后,蕴藏着众多科研人员的智慧和积淀。
  嫦娥五号落月的过程也是为后续上升器月面起飞选择“发射场”的过程。相较于嫦娥三号、四号,嫦娥五号对着陆点的位置精度和平整度的要求是空前的,需要着陆区域内既没有太高的凸起,也没有太深的凹坑,坡度要符合任务要求。可以说,落月的过程就是边飞行边找寻落点。
  为了实现“选址正确,落得准确”,嫦娥五号采用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2所已在嫦娥三号和四号上应用的“粗精接力避障”的方式,即在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的指挥下,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先大推力反向制动快速减速,然后快速调整姿态并对预定落区地形进行拍照识别,避开大障碍,实现“粗避障”。之后,组合体在飞到距离月面100米时悬停,并再次对选定区域精确拍照,实现“精避障”,再斜向下飘向选定的着陆点,在移动到着陆点正上方后开始竖直下降,到距离月面较近时关闭发动机,利用着陆腿的缓冲实现软着陆。
  在嫦娥五号的落月过程中,还有两个精妙的设计。一是虽然表面上看是着陆器“背着”上升器软着陆到了月面上,但实际上,整个落月过程中,着陆器都借助了“外脑”和“外眼”分别是上升器月面起飞时要用的“最强大脑”中央控制计算机和通过“看星星”确定自己姿态的星敏感器,这是设计人员根据“上升器全程陪同着陆器”的实际想出的妙招,既节约成本又减轻重量,二是由于距离月面较近时主发动机激起的月尘会污染星敏感器,影响上升器月面起飞,科研人员专门设计了盖子,在距离月面一定的高度时把星敏感器的镜头盖起来,待落月之后月尘散去再通知星敏感器把盖子打开。
  (摘编自《嫦娥五号何以稳稳落月》)
  材料二:
  此次任务的着陆点——鲁姆克山地区——位于广表的月球火山平原,被称为海洋风暴。月球上这一区城的部分区域已经被其他月球探测器探测过,包括1969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阿波罗12号。鲁姆克地区的岩石被认为形成于12亿年前。相反,由阿波罗号宇航员在1969年到1972年间带回的月球岩石要老得多。美国非营利空间倡导组织行星协会解释说:嫦娥五号带回的样本应该是有史以来返回地球的所有样本中最年轻的,只有12亿年的历史,那时多细胞生命可能已经在我们的星球上进化了。嫦娥五号将帮助科学家了解月球历史晚期发生的事情,以及地球和太阳系是如何演化的。
  (摘编自《热烈祝贺!中国的嫦娥五号成功登陆月球》)
  材料三:
  美国地质科学教授詹姆斯•黑德表示,嫦娥五号在月球表面的着陆区是月球最值得探索的区域之一,研究这个区域可以帮助科研人员确认10亿至20亿年前月球是否仍处于活火山状态。
  美国地球科学家克莱夫•尼尔表示,嫦娥五号将开启在月球自动采样并将样本带回地球的新篇章,这无疑将加深科研人员对月球这一天体的理解。
  法国月球和火星地质学专家杰茜卡•弗拉奥表示,此次中国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再次点燃了全球对月球探索的兴趣。中国对航天领域国际合作持开放态度,“过去我们也毫无障碍地获得了中国享的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探测收集的数据”。
  法国天体物理学家帕特里克•米歇尔认为,分析月壤样本,就如同探究太阳系的古代记忆。每一个航天任务带回地球的样本,无论是来自月球还是小行星,都在加深人类对宇宙的理解。
  日本《读卖新闻》报道说,带回月球样本的难度较高,迄今只有美国阿波罗计划和苏联探测器实施过。中国如果能成功,将成为第三个带回月球样本的国家。
  摘编自《海外专家和媒体热议嫦娥五号成功发射》)
  1. 下列对嫦娥五号落月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嫦娥五号探测器 经历了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主动减速、快速调整等落月过程后,准确降落在月球鲁姆克山地区。
  B. 嫦娥五号对着陆位置的精度和平整度要求远超于嫦娥三号、四号,所以边飞行边选择落点,这也是为上升器月面起飞选择“发射场”。
  C. 嫦娥五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 “精避障”过程包括:月面百米悬停、精确拍照、斜向漂移、竖直下降和关闭发动机后利用着陆腿缓冲着陆。
  D. 中央控制计算机和星敏感器是嫦娥五号上升器月面起飞时的关键设备,但在落月过程中也起到重要作用,这一设计既节约成本又减轻重量。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粗精接力避障”的方式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2所发明,已在嫦娥三号和四号上得到应用和检验,最终实现了嫦娥五号的月球软着陆。
  B. 着陆器的主发动机还存在不足,会激起月尘,污染星敏感器的镜头,影响上升器的月面起飞,为解决这一问题,科研人员专门设计了可以自主控制开合的盖子。
  C. 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岩石样本比美国探月活动中带回的样本要年轻,所以能够帮助科学家研究月球历史晚期的地质状态,以及地球和太阳系的演化。
  D. 嫦娥五号探月之前,只有美国和苏联从月球成功带回月球样本,可见这一技术难度较高,也说明嫦娥探月工程的实施必然攻克了很多相关的技术壁垒。
  3. 本次嫦娥五号探月活动的意义有哪些?请结合材料二、三简要分析。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嫦娥五号探测器在经历了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主动减速、快速调整等落月过程后”错误,根据原文可知:落月过程只包括“主动减速、快速调整、接近、悬停避障、缓速下降和自由下落段”。
  故选A。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与华南虎的一次邂逅
  刘卫平
  当长工刘三扛着石碓一喘一喘地爬上一道山梁的转弯处时,一个巨大的危险正在降临。石碓是用来舂糯米糍粑的那种,在湘中地区很常见,用一块四四方方的石头从一面凿空了,凿出一个凹陷的圆坑。眼下,石碓的圆坑正像一个深得过了头的帽子戴在刘三的头上,刘三的脑袋就完全没入了碓坑之中。碓坑的两侧边沿压在刘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