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2860字。
安徽省池州市2020- -2021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
高三语文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3.请按照题序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的答题无效。
4.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满分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3题。
文艺之所以要服务人民、表现人民、歌颂人民,始终以人民为主题和主体,这不仅因为人民是生活的创造者、社会的变革者和时代前进的驭手与推手,而且还因为以人民为主体的现实生活,始终都是一切文艺创作的强大胚基与不竭源泉,同时也是一切优秀文艺作品的审美主体和评判主体。由此而决定了文艺同人民的血肉联系与主从关系,甚至我们完全可以笃定:只有人民,才是文艺的活力源与生命线。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为无本之木与无源之水,哪里还称得上什么充满活力与魅力的艺术生机和审美创造呢!
实际上,文艺作品的生命力与感召力,从来就是基于和源于对人民的真切描写和崇高礼赞,并因此而获致广泛的社会认同与大众认可,进而转化成为社会变革与时代进步的强大推动力。像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等作品,就都以不同的方式对不同时代的社会变革和历史变迁起到了激励和推动的积极作用,并为特定的时代和特定的人群树立了前进的路标,擎起了精神的旗旌,造就了一个时代的社会风范,特别是在深层次上氤氲出一种强大的集体无意识。
所有这些作品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具有鲜明而强烈的人民性,并因此而深得人民的认同与接受。文艺家从人民的生活中汲取营养、选择主题、描画特定的生活情境、塑造具有历史特质和时代意义的典型形象,且以艺术的形式将之作为审美对象而返还给人民大众,使之从中得到启迪,受到鼓舞,荻致思想感召、艺术熏陶和道德的纯化与升华,从而孳衍出文明的社会因子与精神的不竭动力,用以推动历史的进步和社会的变革。这便是文艺与人民之关系的内在机制与辩证法则,这同时也是文艺的生命核质和价值源泉。由此可见,文艺与人民的关系不仅是彼此相依的,而且是血肉交融的,在互有所恃、所倚、所凭、所契的前提下,文艺对人民的倚重则是基础性和根本性的。这也就是说,文艺一旦离开人民,其生命之火便必熄灭,其艺术之花便必凋萎,其功能之效便必摧折,其审英之韵便必泯灭。当然了,人民也自然会随之而失却来自文艺的思想烛照与美学滋养,进而陷入文明的荒原与精神的凹地,乃致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人格矮化与生活窳陋。
显然,在文艺与人民的关系中虽有主从之分和本末之序,但其在总体上、全局上和常态上,则是谁也离不开谁。只不过人民永远都是文艺的生命之源,而文艺始终只是人民的精神花朵与思想蓓蕾,并由此而决定了文艺对人民的无前提倚重与依赖。这种关系,就像鱼和水的相生相依、各得其所一样。鱼固然因为有水才能生存,而它同时也赋予了水以生机与活力。我们说生活是文艺的源泉,而人民则是生活的主人。任何瑰奇壮美、五彩斑斓的生活,既是由人创造的,又是由人维系的。一旦离开人,尤其是离开人的群体,即人民,一切所谓的社会生活便都必将化为乌有、不复存在。
(摘编自艾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道路》)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艺以人民为主题和主体,主要原因是人民对生活、社会时代的巨大作用。
B.因为文艺作品具有生命力与感召力,所以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同与大众认可。
C.文艺家将从人民生活中汲取的内容以艺术的形式返还给人民,起到积极作用。
D.文艺与人民的关系在总体.全局.常态上,互相依存、密不可分、没有主次。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分析了创作要以人民为中心的两个原因,并强调了第二个原因。
B.文章以(战争与和平》等中外作品为例,论证了文艺作品产生的积极作用。
C.第三段“生命之火"等四句话构成排比,使论证语言缜密有力、增强气势。
D.文章首尾呼应,都运用了类比论证和假设论证,结构严谨,论证方法多样。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除了人民,其他任何事物都不能成为文艺的活力源与生命线.都无法使文艺作品充满生机和创造。
B.不同的作品,对社会和历史进行激励和推动的方式是不同的,影响的时代和人群也是完全不同的。
C.文艺与人民的关系是彼此相依、血肉交融的,一旦文艺与人民脱离关系,二者将共同受到损失。
D.文艺对人民的无前提倚重与依赖就像鱼对水的倚重与依赖,离开了水,鱼必然将会化为乌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日前,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十余个部门联合印发<近期扩内需促消费的工作方案》(简称《方案》),推出全方位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19条具体措施。
《方案》主要包括四大重点领城:推动线下服务消费加速“触网",充分释放线上经济潜力;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基础上,开辟服务消费新模式;实施促进实物消费政策,畅通供需更高水平良性循环;更好运用内外要素和资源,加大对制造业企业支持力度。
例如,住行等实物消费仍是居民消费的“大头”。在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基础上,支持城镇老旧小区居民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加装电梯等自住住房改造个人支付部分,加速推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允许有条件的地方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