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700字。

  虹口区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学生学习能力诊断测试高一语文试卷
  (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  基础题(5分)
  1.将下面句子填写完整。(3分)
  (1)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很多诗作的共同主题,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下列各句没有运用借代手法的一句是(      )(1分)
  A.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B.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C.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D.谈笑间,樯橹灰风烟灭
  3.填入下面空缺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1分)
  几百年之后,我们______是化为魂灵,______上天堂,______落了地狱,______我们的子孙是在的,______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
  A.也许      或            或         只是       那么
  B.当然      有的        有的      但          那么
  C.当然      或            或          但          所以
  D.也许     有的         有的      只是      所以
  二  阅读(55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4—7题。(10分)
  信息时代语词生成的方式
  季红真
  ①网络无疑是新世纪最显赫的事物,其兴起和普及以空前的速度加快了国人进入现代文明世界的步伐。记录这个快速进入过程最直接的无疑是网络流行语,网络用语体现汉语自身的变化,直接反映着语用的变异。
  ②首先是与电子信息工程相关的大量词汇迅速冒头,形成一些中心词组的群落,比如网络一词带动的是系统性的偏正式语汇生成,由网民、网友、网购,一直到网红,最直接地体现着外来语被吸纳进汉语系统的一般方式。
  ③最大量的网络用语仍然是汉语自身在大的文化环境变迁中形成的词组,比如,由官二代派生出富二代、作二代。电脑的联想功能和汉字的造词原则高度兼容,图文转换的自由切换形成了不少新的词组,而且以勾连的方式形成大量新的语汇,比如“葛优躺”来自一部电影的图像,而发展为对他台词语体的命名“葛优体”,进一步以联想的方式命名一大串其他影人的语体,如“陆川体”等,以及恶搞的“秋裤体”,直至切换为纯粹语言学的命名方式,比如“如果体”“诗词混搭体”等。
  ④在所有的网络语言中最通用的还是传统汉语词汇,因为适应了最大多数网民的知识结构和接受能力。比如,由政府住房政策调整出现的关键词“刚需”立即被与族字连用为“刚需族”,进入以“族”为中心词的词汇群,比如“考拉族”“考碗族”“私奔族”,这一类造词方式最直接地体现着官方语汇与民间语汇的衔接,及其兼容与联想扩散的语用特征。
  ⑤体现着这类联想特征的新词汇最突出的是那些有着历时性词语的意义变形,最典型的是“虎父无犬子”的古老格言中的主词,先由文本转换为口语的“虎爸”,再派生出猫爸、兔爸、鼠爸,无奈的心理征候愈演愈烈;而由“末代皇帝”派生出的“末代农民”则含义复杂,传达出平民化时代思想自由的同时,也流露着社会转型期喜忧参半的全民性焦虑。
  ⑥谐音的运用也使大量反讽式的语词出现,如:旅游/驴友的词性由动而名的转换,则有意忽略词义转变的中间项“旅友”,造词方式虽说仍然是传统汉语的功能,而民间代步动物的出现在微妙的自嘲中逆转着原始存在的命名方式,由以熟悉的简单事物类比陌生的复杂事物,翻转为以熟悉的复杂事物(车、船、飞机)转喻已经基本退出了人类交通工具的简单而日渐陌生的事物(驴),几分怀旧,几分自得,都在幽默中展示了葱笼的心态。
  ⑦至于“网络爆红”带来的复读句式,则是当代语用中源源不断的语言现象,进入网络之后则有了一批特殊的文化基因,大多起源于某个当下事件而被称为“黑话”,比如, “我爸是李刚”。只能在关注这个事件的群体中,成为消费人际疏离的主要方式。“在快乐的感召下,它触发了人类的模仿本能和从众心理”(安安:《“六学”走红:为什么我们对黑话游戏欲罢不能》,见《新京报》二0一八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模仿中体现了共同的文化心理基因:而快乐感召则是群体的基因突变。尽管仍然是源于从众心理,但比起群体的话语暴力则柔化为由讽刺到嘲谑的纯粹娱乐性游戏。
  ⑧我们的语言文化正在形形色色的复制中突变。
  4.由上文可知,信息时代的语词生成方式有联想、__  _ _、__  _ _等。(2分)
  5.以下选项中的网络用语不涉及本文所述的生成方式的一项是(     ) (2分)
  A.网抑云、大虾、斑竹
  B.单身狗、撒狗粮、被撒狗粮
  C.普大喜奔、不明觉厉、人艰不拆
  D.猴赛雷、赶脚、酱紫
  6.请分析本文在材料使用上的特点。(3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