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40题,约15990字。

  天津开发区第一中学2020-2021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语文学科12月考试卷
  温馨提示:请把答案全部写在答题纸上
  一、语言基础知识题(每题2分,共10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代的典籍,大致可分经、史、子、集四类。经与儒家典籍有关,史是以《史记》为代表的历代正史,子是先秦诸子百家的作品,集则以古代诗文为主。          ,__________。此外,人们对典籍的态度也会随着历史的发展有所不同。比如,经书在中国古代被尊为正统,然而,二十世纪的国人经历了由“废经”到民间读经的各种折腾,逐渐(    )了儒家经典的义理价值,对圣贤的话语感到(    )。帝制时代的终结,客观上将儒家经典与政治生活(    )开来,庙堂儒学彻底告别历史舞台,对许多儒者来讲,儒家经典从国民教育体系中淡出,无异于(      )。
  1. 依次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 淡忘  不知所云  割裂  火上浇油
  B. 淡忘  不甚了了  剥离  雪上加霜
  C. 遗忘  不知所云  割裂  雪上加霜
  D. 遗忘  不甚了了  剥离  火上浇油
  2. 在选文中横线处填入句子,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中国文化经典不但数量多,产生的时间跨度也很长
  B. 不但中国文化经典数量多,产生跨度的时间也很长
  C. 中国文化经典数量不但多,跨度产生的时间也很长
  D. 中国文化经典不但数量多,时间跨度产生得也很长
  3. 对选文中涉及的文化常识解说不恰当的是(   )
  A. 我们熟悉的《鸿门宴》《项羽之死》都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司马迁的《史记》开纪传体史书的先河,二十四史都是纪传体。
  B. 古诗文中包含着丰富的城镇文化。其中,“锦城虽云乐”中“锦城”指成都,“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中“长安”指北宋都城汴京。
  C. 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适用于传统文化典籍。其中《论语》和《道德经》都收录在“经”部中。
  D. 中国诗歌历史悠久,下列诗句按产生年代的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于嗟鸠兮”“长太息以掩涕兮”“风萧萧兮易水寒”“力拔山兮气盖世”“云青青兮欲雨”“望美人兮天一方”。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解答这类题,正确理解词义是前提,能辨明语义的轻重、色彩的褒贬、适用的对象的差异等方面是保证。在具体的语境中,考查其搭配是否得当,使用是否得体,照应是否周密是关键。
  淡忘:逐渐忘记,一般与“逐渐”搭配。遗忘:忘记,忘却。句中有“逐渐”,所以用“淡忘”。
  不知所云: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不甚了了:指心里不太明白,不是很清楚。对圣贤的话语,应是不太明白的意思,所以用“不甚了了”。
  割裂:把不应当分割的东西分割开(多指抽象的事物,相比撕裂侧重结果)。 剥离:附着物或覆盖物脱落;(组织、皮肤、覆盖物等)脱落。“儒家经典与政治生活”不属于“不应当分割的东西”,指把两种不同事物分开,所以用“剥离”。
  火上浇油:比喻使人更加愤怒或使情况更加严重。雪上加霜:是指再次遭难而受到更严重的伤害。句中指让儒家经典再次受到更严重的伤害,所以用“雪上加霜”。
  4. 下列选项中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 钟鸣鼎食之家:指大家世族,因古代贵族吃饭时要鸣钟列鼎,鼎中盛食物。
  B. 皇天后土:皇天,古代指天,天帝:后土,古代指地,土神。皇天后土即为天地或天地神灵的总称。
  C. 请缨:请求皇帝赐给长缨(长绳)。后用此指投军报国。
  D. 汉代察举制又称举荐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由地方长官在辖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这种制度的优点在于高效、公正,发展到魏晋时甚至出现了“野无遗贤”的盛况。
  学常识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国演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章回小说之一,作者罗贯中围绕以刘备为代表的蜀国、曹操为代表的魏国和孙权为代表的吴国,展开了三方角逐的宏大场面,表达了对建立一个统一强大、仁德爱民的政权的向往。
  B. “朝菌不知晦朔”中,“晦”为阴历每月最后一天,“朔”为阴历每月第一天,与此相关的还有“望”,为每月的十四,“既望”就是十五。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