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590字。

  下城区2020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监测
  七年级语文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纸上填涂姓名和考生号。
  3.必须在答题纸的对应答题位置上答题,写在其他地方无效。答题方式详见答题纸上的说明。4.考试结束后,试题卷和答题纸一井上交。
  试题卷
  Ⅰ活动一.有朋自远方来
  1.请在(1) (2)处根据拼音写汉字,为(3)(4)处选择正确词语。 (4分)
  中国是礼仪之邦,来往称呼接洽往往使用敬辞和谦辞。当朋友来家里做客时,你可以说:“欢迎大家光临寒 (1)    (shè) !”当朋友发表观点意见时,你可以说: “愿意洗耳_ (2) (gōng)听!” 当我们赠送朋友书籍时,可以写上“请君 (3)    (A.惠存 B.惠赠) !”对不同辈分人的称呼也非常讲究,有人归纳为“家大舍小令外人”。对别人称呼自己的母亲为 (4) (A令堂B.家慈),称呼自己的妹妹为舍妹,称呼别人的父亲为令尊。
  2.根据语境,填写古诗文名句。(8分)
  朋友相敬,敬于德:朋友相交,交于情。 年轻的李白离开故乡外出闯荡,面对一轮明月,他以违用三个地名的诗句“(1)            ,(2)            ”(《域眉山月歌》)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友人王昌龄被贬,路途道退,前方茫茫,李白听说后,写下“(3)                , (4)               ”( 《闻三昌龄左迁龙标还有北寄》)传达自己的牵挂之情:而杜前在江南基春时节和故人重造,唱出了“ (5)                ,(6)                 ”(《江南造李龟年》),既抒发对个人身世的悲哀,也感慨一个繁华时代的落展。人生得两三益友,真乃一大乐事。但我们仍需像孔子所说的那样:“(7)           :为人谋而不忠乎? (8)             ?传不习乎”(《<论谐>十二章》)
  3.阅读下面关于“友谊”的演讲稿(节选),根据要求完成各小题。(5分)
  俄国诗人普希金说:① “不论是多情的诗句,② 漂亮的文章,③还是因暇的快乐,都不能代替亲密的友情。”④ 但真正的友情不依靠事业、祸福和身份,不依靠经历、方位和处境,它在本性上拒绝功利,拒绝归属,拒绝契约,              。               。因此,             。
  同学们,最后,允许我引用的诗来结束演讲让我们善待身边的每一个朋友。
  (1)选文中标出了4处标点,其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面甲、乙、丙三句话填入第一-段空缺处, 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甲】它是独立人格之间的互相呼应和确认。
  【乙】它使人们独而不孤,互相解读自己存在的意义。
  【丙】所谓朋友也只不过是互相使对方活得更加自在的那些人。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丙-乙-甲       【D】乙-丙-甲
  4.古诗鉴赏。(6分)
  放纸鸢                                 村居
  [清]轩治翁                              [清]高鼎
  清池玉水绕山川,携手伴友放纸鸢。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杨柳轻指意欲醉,疑是梦境回童年。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这张图片适合做哪首诗歌的插图?请简述理由。(3分)
  (2) 两首诗歌都写到了纸鸢,但是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3 分)
  阅读下面古文,完成5-8题。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选自《世说新语》)
  5.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1)值胡贼攻郡(        )             (2)语巨伯曰(        )
  (3)子可去(          )               (4)遂班军而还(         )
  6.文中画波浪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B】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C】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D】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