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2160字。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题
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2021.01
注意事项: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2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1—2题。
众所周知,唐诗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唐诗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传统,大大发展了歌行体样式,丰富了诗歌内容,把我国古典诗歌艺术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不可逾越的高峰。唐朝是广为人知的诗歌天堂,“唐诗宋词元曲”之说,其中把诗归结于唐, 由此可看出唐朝在诗歌历史上的地位之高与垄断之势。唐诗知名作者有2000多人,保存在《全唐诗》中的诗作40000多首。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骨陈子昂、诗杰王勃、诗魔白居易等诗坛泰斗,如满天繁星,熠熠生辉,其脍炙人口的诗篇,千百年来 广为流传。“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鲁迅先生感叹:“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朝已被做完,此后倘非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再动手了。”
唐诗之所以繁荣,不外乎经济、政治、文化、历史这四个方面的原因。具体说来,唐诗的空前繁荣,主要是因为前代的广泛积累,为唐诗奠定了坚实基础;经济的发展,为诗歌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科举要考诗歌,经诗赋取士的制度,造成了重视诗歌的社会风气。
最关键的一条是,唐代政治开明,在发展中解除了诸多束缚,这对诗歌的繁荣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唐朝提倡儒家、道家、释家并存,允许外来宗教在国内传播。这对于开阔眼界、解放思想、促进文学艺术的交融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为诗歌创作提供了“源头活水”。作为统治这个朝代的王族,唐帝国一代雄主傲视群伦,胸襟眼界之开阔前所未有。更重要的,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规模的民族大融合。连太宗李世民也具有外族血统,因此唐王朝的民族政策具备了前所未有的开明。正因为有这样的政治背景,李姓王朝才能以前所未有的自信面对化外文明,此等自信,积弱之宋实难企及,明清两代,国势渐衰,也难望其项背。大唐朝奉行的国策是“中国既安,四夷自服”,讲究对待外族一视同仁。很多域外文化溶入中华文化之中,呈现一片天朝大国的风尚。唐朝国力强大,统治者对自身充满信心,对存在的问题不避讳,人臣敢于进言,君主积极纳谏,诗人创作自由,反映社会问题迅速而尖锐,具备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胸襟和气度。各族文化更是百花齐放,万家争鸣。
(摘编自许家祥《唐诗何以繁荣》)
1. 下面关于唐诗繁荣的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 唐朝国力强大,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等方面都极为适合诗歌创作,这种优越的社会背景为诗歌的蓬勃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B. 唐朝重视诗歌,实行经诗赋取士制度,科举要考诗歌,这种选拔人才的制度使读书人重视诗歌创作,营造了重视诗歌的社会风气。
C. 唐朝诗人众多,知名的诗人就有2000多人,不知名的诗人更是不计其数,庞大的创作队伍为诗歌的繁荣提供了充分的前提条件。
D. 唐代政治开明,实行宽松的政治政策,在自我发展中解除了许多束缚,统治者这种博大的襟怀为诗人自由创作搭建了宽广的平台。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 唐诗浩如烟海,保存在《全唐诗》中的诗作40000多首,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骨陈子昂等优秀的诗人如满天繁星,熠熠生辉。
B. 唐诗源远流长,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传统,有前代的广泛积累,诗歌创作久盛不衰,诗歌内容丰富多彩,歌行体样式极大发展。
C. 唐诗成就辉煌,是我国古典诗歌艺术不可逾越的高峰,大唐帝国在诗歌历史上有极高的地位和垄断之势,是广为人知的诗歌天堂。
D. 唐诗质量优异,鲁迅先生评价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并感叹:一切好诗到唐朝已被做完,后世诗人大可不必再动手了。
二、古代诗文阅读(67分)
(一)课内古诗文基础知识(15分)
3. 下列各项对诗句加点字词解释不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①目眇眇兮愁予(使我发愁) ②月照花林皆似霰(雪珠)
B. ①势拔五岳掩赤城(超出) ②钟鼓馔玉不足贵(美好的饮食)
C. ①岁暮阴阳催短景(景色) ②李凭中国弹箜篌(国都长安)
D. ①春花秋月何时了(了结) ②玉容寂寞泪阑干(纵横)
4.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词不全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3分)( )
A. ①云鬓半偏新睡觉 ②期山东为三处
B. ①地方千里 ②齐楚之精英
C. ①六宫粉黛无颜色 ②思厥先祖父
D. ①几何不从汝而死也 ②及凯旋而纳之
5.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词词类活用类型不同类的一项是(3分)( )
A. ①驼业种树 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B. ①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②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C. ①骊山北构而西折 ②一夫夜呼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