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990字。
二 烛之武退秦师
(50分钟,50分)
一、基础达标(30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
B.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救济
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肆:延伸,扩张
D.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赐:恩惠
【解析】选B。济:渡河。
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B.秦伯说,与郑人盟
C.失其所与,不知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解析】选A。B项,“说”同“悦”;C项,“知”同“智”;D项,“共”同“供”。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烛之武退秦师”中的“退”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B.越国以鄙远
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D.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
【解析】选B。B项,为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其余的均为使动用法。A项,为“使……削减”。C项,为“使……灭亡”。D项,为“使……服从”。
4.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D.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解析】选D。A.夫人:古义:那人,指秦穆公。今义:妻子。B.行李:古义:外交使者。 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C.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泛指主人。
5.下面对各句句式特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倒装句中的介宾结构后置)
B.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
C.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
D.以乱易整,不武(被动句)
【解析】选D。D项是否定判断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佚之狐的话“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反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B.文中的主要人物是烛之武,作者通过他的语言,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都表现了他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
C.秦晋围郑的原因有二:一是郑“无礼于晋”,二是郑“贰于楚”。
D.本文除去主体说辞部分层层深入、步步进逼之外,首尾几个自然段的叙事,尽管文字简洁,情节的推进变化却是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解析】选A。是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不是“反面”。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郑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说烛之武也还有点威胁的话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烛之武见秦伯时,以退为进,态度谦恭,承认郑亡,迎合对方的骄傲心理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烛之武阐明了晋对秦的利害关系,希望秦伯能慎重考虑的句子是:_____
_____,__________。
答案:(1)然郑亡 子亦有不利焉
(2)秦、晋围郑 郑既知亡矣
(3)阙秦以利晋 唯君图之
8.请把下面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