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8310字。

  赣州市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
  2021年1月
  本试题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五次峰会上引用的这句诗,意在指出后疫情时代的世界必将焕发新生,这一引文来自刘禹锡诗作《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句诗,诗人以“沉舟”“病树”“春”作比,虽有所惆怅,却又相当达观,表现出了强烈的乐观进取精神,显现出豁达的襟怀。
  刘禹锡的豁达,源自他对天人关系的哲学认知——“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人间并非完全由自然“天命”掌控,人与自然亦并非完全没有关联;人作为天的一部分,和其他客观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互相影响的,因各有其特殊的功能胜过对方,所以天与人互有取胜的地方。刘禹锡既肯定了“天之能”,大自然的规律及其功能是不容忽视的,同时他也高度认同“人之能”,在大自然面前,人不是消极适应的,而是能通过积极主动作为的努力,甚至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人胜”的目标。刘禹锡进一步揭示了“人之能胜天之实”的问题,即人之所以能胜天的根据和实质在于,自然界存在着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人通过生产活动掌握了客观事物的“数”(规定性)和“势”(必然性),人要始终抱有进取之心,尽力改变不合理的现状。
  历史上,由自然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在部分地区或个别国家盛行是很常见的;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传染病在国家或洲际之间扩散亦时有发生。今天,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与肆虐,我国率先以行之有效地大范围成功防治范例说明,战胜这一共同“敌人”当为期不会很远。在后疫情时代谈发展的可持续性,“需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显得更为紧迫。“新冠肺炎疫情告诉我们,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人类自身活动和疫情传播之间紧密关联,因此必须把人与自然的互动规律放在一个更大范围内去认知、把控。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重大挑战,凸显了全球治理存在的短板。”新冠病毒本身及其扩散有独特性,但假以时日,人类一定能认识并取得防控之“胜”;而当下立即能控制或本应做得更好的是人类自身的政策或行为。在疫情中,受到最大冲击的,除了人类自身的健康和生命之外,还有全球化时代人类赖以生存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后疫情时代固然需要调整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但是否就意味着推倒重来?恰恰相反,事实说明,该强化的是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该加强的是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公共卫生体系中的协调整合以及诸如二十国集团等国际组织的合作功能。对于全球疾病大流行的防范应对,只能通过构筑全球抗疫防火墙,“提高应对全球性挑战的能力”来完成。
  后疫情时代,各国人民只有携手努力,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开放包容,坚持互利合作,共济相助,共同探索发展新路径,即“构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完善治理架构,才能真正营造出一个“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局面,才能真正实现世界的“凤凰涅槃”。
  (摘编自朱康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光明日报》2020年12月1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说明既要重视“天”,也应重视“人”,并协调好二者关系。
  B. 历史上自然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在国际或洲际盛行很常见,但只要防治得当,也能战胜疫情。
  C. 疫情的暴发和肆虐,首当其冲的是健康和生命,接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产业链和供应链。
  D. 我国率先大范围成功防治疫情是因为加强了联合国、世卫组织等国际组织协调合作功能。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段首句引用诗句,结合现实,提出了本文 中心论点;诗句的赏析内容,为下文张本。
  B. 第二段从天人关系的哲学认知角度,阐述了现实观照意义,也为本文观点提供了理论依据。
  C. 后三段的论述有历史和现实的对比,有事例和引用的论证,有问题的分析和未来的展望。
  D. 文章采用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也是逐层递进的。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句的赏析内容,意在告诫切勿沉浸在个人或社会的伤病过往中,应振作精神,豁达襟怀。
  B. 天人关系中,人定胜天是因为人在生产活动中把握了自然界存在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
  C. 当下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有效防控与人类认知自然规律以及人类自身的政策行为分不开。
  D. 后疫情时代,只要全世界携手共建命运共同体,完善治理架构,就能实现世界的焕发新生。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错在“在国际或洲际盛行很常见”,范围扩大;原文第三段的说法是“历史上,由自然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在部分地区或个别国家盛行是很常见的”。
  C.错在“首当其冲的是健康和生命,接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产业链和供应链”理解成了受到冲击的有时间先后的顺序,原文中“在疫情中,受到最大冲击的,除了人类自身的健康和生命之外,还有全球化时代人类赖以生存的产业链和供应链”的表述是并列关系。
  D.错在“因为加强了联合国、世卫组织等国际组织协调合作功能”,这只是其中一个因素,还包括“需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是“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的核心研制任务。自2020年10月10日起,“奋斗者”号赴马里亚纳海沟开展万米海试,成功完成13次下潜,其中8次突破万米,并创造了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11月28日,“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圆满完成任务,返回三亚。整个海试过程全面验证了包括钛合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