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3420字。

  作文素材:“春运母亲”是追求美好生活的时代缩影精选评论9篇
  2010年1月30日,
  当天全国进入春运的第一天。
  一位年轻的母亲,
  背上巨大的行囊压弯了她的身躯,
  手里的背包眼看拖地,
  但揽在右臂中的婴孩整洁而温暖。
  抬头前行的年轻母亲面色红润,
  一双大眼睛坚定有力。
  11年来,
  这张照片不断在
  网络和社交平台流传,
  不断被各大媒体引用、转发,
  并成为“春运表情”。
  11年来,
  在众多网民和关注者
  不断发来的相关信息里,
  周科开始了一场漫长的寻找。
  随着信息一点点地拼凑,
  照片一张张地对比,
  不久前,当年那位母亲,
  轮廓越来越清晰:
  巴木玉布木,32岁,彝族人。
  2021年春节前夕,
  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
  越西县瓦岩乡桃园村,
  周科与11年前那名自己镜头里的
  年轻母亲相遇了。
  以下视频来源于
  新华每日电讯
  “住上不漏雨的房子
  是我儿时的梦想”
  见到巴木玉布木时,她笑得灿烂,看不出岁月的沧桑。与11年前照片中一样,她盘起头发、背着孩子迎面走来,除了略显瘦削,依旧是那双明亮的眼睛,炯炯有神。
  她的身后,是刚刚建好的新房,钢筋水泥结构,结实的板材门窗。“住上这栋大雨漏不进去、寒风吹不进来的房子,小时候做梦都想。”曾在土坯房住了30年的巴木玉布木,童年的家在半山腰,出嫁后家在山脚下,变的是海拔,不变的是土坯房。
  曾经,每到雨季,屋外大雨,巴木玉布木的土坯房里便是小雨。雨水落在地面不打紧,可时常会滴落在床上打湿被子,一家人都睡不了觉。脸盆放在床上接雨,一个不够,再加另一个,还不行就用木桶……
  巴木玉布木回忆,那时候家里没有通电,漆黑的夜里,夫妻俩就在屋里摸来摸去,凭着感觉找漏点接雨水。整个晚上,就这样抱着熟睡中的孩子盼天亮。
  1月20日,上图是大女儿巫其拉布木在介绍自己曾经住过的房间;下图是她在自己的新房间整理衣物。周科摄  
  10年前,位于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的桃园村,苦日子并非巴木玉布木一家。
  从她家门口放眼望去,村庄周围,一道道山梁、一级级梯田清晰可见,山上草枯叶黄。远处,一座座大石山高耸入云,根本望不见外面的世界。
  1月22日,上图是巴木玉布木童年住过的村庄;下图是她现在居住的桃园村。李思佳摄
  “不外出打工,光靠几亩地能吃饱就算不错了。”桃园村第一书记刘剑说,“村里土地贫瘠,不少还悬在半山腰上,播下一颗种子不见得能长出一粒粮食。要是遇上洪涝干旱,一年的收成就没了。”
  巴木玉布木家有6亩旱地,祖上一直以种植玉米、荞麦和土豆为主,每年的收成勉强维持一家人填饱肚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