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25470字。

  南通市海安市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末学业质量监测
  高三语文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卷交回。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上。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考试证号与你本人的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的签字笔写在答题卷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珠峰海拔高程测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高程”,指的是测定点在起算面以上的垂直高度,起算面不同,得到的高程值自然不同。好比给一个物体量“身高”,从哪里算起,会直接影响最终的测量结果。
  迄今为止,我国对珠峰一共进行了三次独立登顶测量。1975年,测得珠峰高程8848.13米(扣除积雪厚度0.92米);2005年,测得珠峰高程8844.43米(扣除积雪厚度3.5米);2020年,我国与尼泊尔大地测量工作者分别进行了珠峰高程测量,经过联合数据处理,测得珠峰雪面高程8848.86米。
  我国3次珠峰测量时参考的高程基准面是不同的。1975年的珠峰测量以青岛验潮站1950年到1956年验潮资料确定的黄海平均海面作为高程起算面;与1975年测量的起算面相比,2005年珠峰测量所参考的平均海平面上升了约2.9厘米,此次2020年珠峰测量采用的则是全球平均海平面。与2005年测量采用的起算面相比,此次起算面高出约30厘米。高程基准面之间的差异,会造成高程测量值的差异。我国高程测量是以黄海平均海平面作为基准面,尼泊尔是以印度洋孟加拉湾平均海平面作为高程基准面。在2020年珠峰测量中,我国和尼泊尔两国大地测量工作者经过充分协商,均同意采用全球高程基准面作为这次珠峰测量的高程起算面。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珠峰测量采用了最现代的测量技术,并且以国产装备为主,充分表明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地测量设备具备高寒和高原地区作业能力。
  首次将地面重力测量沿着登峰路线测量到珠峰峰顶,并第一次利用航空重力测量技术测量了珠峰地区的重力场。这为改善珠峰高程起算面本身的精度提供了重要的观测资料,为珠峰高程的精确测量提供了重要支撑。
  首次采用我国国产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终端测量珠峰,我国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首次参与珠峰测量。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由中、俄、美、欧四个卫星导航系统组成,目前能够测得珠峰峰顶相对于参考椭球面(即近似表示地球大小和形状的椭球体表面)的高程,简称“大地高程”。而工程建设和大众常用的高程一般称“海拔高程”。要想准确获得“海拔高程”,就需要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测得的大地高,减去平均海平面和参考椭球面的差距,也就是说,只有消除两种高程起算面之间的差异,才能获得我们常说的“海拔高程”。
  首次在珠峰地区实施了航空三维激光测量。这不仅考验了国产三维激光设备的高原和高寒地区作业能力,也考验了我国高原航空测量的能力,航空三维激光测量可以测出珠峰三堆地形。更进一步,可以找到珠峰雪面的最高点区域,为珠峰三维地形图的制作奠定基础,此外,国产雪深雷达也首次参与了珠峰的雪深测量,为珠峰积雪厚度探测提供重要支持,也为珠峰岩面高程探测提供技术支持。
  未来,要获得更科学、更严密的珠峰高程测量结果,我们还大有可为,我们要对珠峰进行全面的雷达雪深测量,并确定珠峰的岩面最高点,要尽可能在岩面最高点设置固定基准站,使得不同年份、不同测量队完成的珠峰测量结果都相对于同一基准站,由此得到的岩面测量结果更具严密性和可比性,每次珠峰测量都要通过三维激光测量找到珠峰雪面最高峰,作为珠峰雪面最高点。由于珠峰雪面高程每年都发生变化,雪面最高点可能不同,但是结合雪深测量可以估算峰顶相同面积下的积雪容量,通过相同时间段积雪容量变化分析,可以为气候变化、环境变化研究提供参考数据。
  此外,无论是国际联合进行珠峰测量,还是我国独立进行测量,珠峰高程的大地水准面应当基于同一基准面(最好是全球高程基准面),由此得到的高程可以较严格地反映珠峰高程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作为地球上的最高峰,珠峰测量难度极大,一直是测绘工作者关注的热点。精准的珠峰高程测量结果,体现了国家综合实力和科技发展水平,更是国家主权的象征,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和社会效益,伴随我国国力发展与科技进步,未来的珠峰高程测量必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并推动地球科学的研究。
  (摘编自杨元喜、任夏《怎样给球峰量“身高”》,有删改)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许多国家对珠峰这座世界第一高峰的“身高”开展测量工作,到目前为止,对珠峰总共进行了3次独立登顶测量。
  B. 2020年,我国与尼泊尔大地测量工作者共同进行了珠峰高程测量,约定以全球高程基准面为这次测量的高程起算面。
  C. 准确获得“海拔高程”,必须用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测得“大地高程”,减去平均海平面和参考椭球面的差距。
  D. 虽然珠峰雪面高程每年发生变化,雪面最高点可能不同,但通过进行全面的雷达雪深测量,可以确定岩面最高点。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国每次测得 珠峰高程值都不完全相同,是由高程测量的参考点和高程基准面存在差异等因素导致的。
  B. 我国对珠峰高程的测量分别相隔30年和15年,从已有的测量结果看,珠峰的“身高”一直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C. 测绘人员首次利用航空重力测量技术测量珠峰地区 重力场,这直接为珠峰高程的精确测量提供了重要支撑。
  D. 我国测绘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精确测量珠峰,因为这是国家主权的象征,体现国家综合实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3. 某同学看到这篇材料后,联想到以下诗句,其中不能展现山峰高程的一项是(   )
  A.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C. 岱宗秀维岳,崔翠刺云天。 D.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4. 与以往两次测量相比,2020年我国对珠峰高程测量有哪些方面的进步?
  5. 从材料看,珠峰高程的测量结果如何才能更科学、更严密?请简要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11(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山楂林
  张炜
  早晨,莫凡起得很早,他读《木兰辞》:“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阿队听着听着,再也无心织网,咬着竹梭儿笑了。她要过书来看着,很费力地读出几个字,咕哝了一句:“这么多的笔划儿,谁能念得出啊!”
  莫凡有些惊讶地问:“你现在读几年级呀?”
  “四年级。”
  莫凡失望地说:"那你什么时候才能读完高中去考大学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