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0200字,答案扫描。
新乡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一轮复习摸底考试
语 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一个新词语到一种文化现象,再渐渐演变为一种新民俗,年度汉字掀起一波又一波参与热潮,也可以泛化到不再举行仪式。它所总结反思的对象,大到国际风云、国家大政,小到行业、团体发展乃至个人际遇,不论其表现形式如何变化,其文化内核是统一而稳定的。年度汉字评选戳中了无数人岁末年终的复杂心情和诸多感慨思量,唤起了高度精神共鸣,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观察社情舆情的独特视角。
虽然是民俗文化的新形式,但年度汉字评选的精神内核深深扎根在汉字文化传统之中,具有取得广泛认同的文化基底和心理基础。
汉字文化传统源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汉字崇拜和汉字情结。在初民万物有灵的观念里,语言文字往往同某些自然现象和自然力联系在一起,它能够致人祸福,可以作为人神交流的媒介,甚至语言文字本身就是祸福的根源。汉字的这种神秘与力量让人敬畏,在民间有时表现为一种汉字类图腾崇拜,像大众喜闻乐见的“福”“禄”“寿”“禧”等字,各种字体的百寿图、百福图,还有民间自创的“招财进宝”“黄金万两”等“团结字”,满含人民群众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
汉字文化传统的深层动因还有人们对文字传承先哲思想、知识和智能功能的高度认可。同时,更加普遍的一种文化心态,则是将文字的构形理据视为是非或价值的判断标准,也就是自身行动的指南。比如《左传》所记载的“止戈为武”“人言为信”,就是古代君子以“武”和“信”字的构形,来宣扬武德精神和诚信观念。当今流行的“‘人’字的结构是相互支撑”的观点也传承了这种汉字文化传统。虽然从文字学的专业视角来考虑,这种解释未必准确,但是其文化意义已经超越了一般文字解读的层次,正所谓“文化,就是以文字来教化”。
汉字文化传统之丰饶取决于汉字的特点。汉字一字多义、内涵丰富且相互关联、意义高度概括抽象的特点,决定了年度汉字经常是一些意义涵盖力强、具有很大解读空间的字。比如,近年在各类年度汉字候选字中频频亮相的“云”字,从最初以象形的方式描摹云气,到如今被赋予了与信息处理、存储和共享相关的意义,出现在“云端”“云计算”“云存储”“云参与”等词语中,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超大规模、虚拟化、动态性、易扩展的特点。正是汉字内部意义间所呈现的想象力、类比性、关联性、概括力、延展性,使其跨越三千余年而历久弥新。
年度汉字评选这一新民俗,既是对汉字文化传统的继承发扬,也逐渐表现出当代社会的深远文化价值;既镌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也打开了我们的视野和心胸,与汉字文化圈产生更多共鸣。期待今后的年度汉字评选能以更加宽广的文化视野和深沉的文化担当,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深刻地书写时代编年史。
(摘编自《年度汉字评选:汉字文化新民俗》)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年度汉字已不再是一个词语,而是经由文化现象逐渐演变而成的一种新民俗文化。
B.年度汉字评选能唤起人们精神的高度共鸣,决定人们对社情和舆情的观察方向。
C.人们将汉字的构形理据当作判断是非或价值的标准,并用它来指导自身的行动。
D.评选年度汉字继承发扬了汉字文化传统,因而表现出了当代社会的深远文化价值。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先引出话题,再从年度汉字的关涉对象和文化内核等角度切人,很有启发性。
B.汉字文化传统的起源、深层动因、丰饶的决定因素是文章主体部分论证的三个层次。
C.百寿图等事实论据是为了论证汉字满含人民群众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的观点。
D.文章末尾在前文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今后年度汉字评选的希望,极富鼓动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年度汉字具有统一、稳定的文化内核,它的评选具有广泛认同的文化基底和心理基础。
B.当今流行的对“人”结构组成的解释,在文字学家看来是错误的,但其文化意义非同一般。
C.近年来“云”字在年度汉字候选字中多次出现,是因为它的意义涵盖力强、解读空间很大。
D.2020海峡两岸评选的年度汉字“闷”可让人窥见两岸这一年的境遇,表达了人们的感慨。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学校教育对于人的素质的现代化有着直接的巨大作用。其中,审美教育又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学校审美教育,这是适应和促进当前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发展的需要,是培养一代“四有新人”的百年大计、战略措施。提起学校美育,也许不少人以为只是上上美术课、音乐课而已。其实,美育的范畴与作用远远不止这些。若从改善全体公民的素质的角度看,美育可以帮助人们在精神上变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